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大学 |
现在刚好10点,我在图书馆里坐了一个半小时,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左金梅的《西方文学纲要及选读》。
早上大家都去抢占自习室,S1的距离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啊。我是比较懒的一类,选择图书馆,至少可以近一些。我是指离吃饭的地方可以近一些的。真不知这些安排开放自习室的人是怎么想的。S1在校园的西南角,吃饭的地方却是C餐,要走一个对角线的样子。我出门之前就看到抢占自习室大败而归的战友。据说,一楼到四楼的教师早被 “抢占一满”。很多人五点钟就起床去排队了。我一下子反应出一句日语:うわさによると,今朝5 時から,建物の前で多くの人がいった。真是太恐怖了,我是指学习的高涨热情,好有压力。如此庞大的考研大军,学校为何不能多开几个自习室呢。还有后话:听说因为所有的开放自习室已被占满,大家就跑到五楼去等,希望可以多开几个。有人等得不耐烦,就开始翻窗进去占座。更有甚者,就直接撬了门锁,于是大家一哄而入。值班老师来了看到也没办法。于是五楼的自习室大开。
我还记得早上一边吃面包一边喝奶茶时设想的事。
图书馆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这五个半小时,如果用来看文学,我至少可以看一个文学分期,第一天或许还可以先列一个大纲之类的东西。然后这样的设想一直延伸过从宿舍到图书馆的路上。直到快进门厅的时候我才发现连伞都忘了撑开。
停在门厅前确认开馆时间。上午8:30-11:00,于是,我的预计时间被毫无防备的抽去半小时。心里突然紧张了一下,不能平静。匆匆进去,寄包处不开,只能把包往地上放。整个图书馆安静的有点恐怖,一排排的座位全是空的。大休三天后,精神状态还不是很好,最起码没有考前几天的那种紧张的气氛,当然也没有那时对书本的极度厌恶,这样的状态很适合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这样谈不上兴致,却也有些滋味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突然停下来写点东西。刚刚那个才看到兴头上。发现里面讲到很多法、俄的作家,只是听说,还没有真正搞明白他们的艺术特色、作品、成就之类的。然而,一旦看到熟悉的英美作家,就如同见了阔别的老友,禁不住笑意满目。
刚刚踏上这条传说中漫长而艰辛的征程,有一点点为自己的勇气骄傲的成分。可是在刚落座、握笔的那一瞬明明就是紧张、恐惧。不知为何,刚刚看到Plato、Aristotle这一类的名字时,眼前出现远古时代的荒芜大地和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广袤天空。此刻我放佛是一个信徒,朝拜远古的精髓。
背后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也许因为坐姿不正,我想着,于是调整一下坐姿。不经意间瞥见窗外的绿柳和墨水河里浑浊的水色。远处的钟楼指向10:20,很久不写字,速度慢了许多。
下定决心适应这样独处的安静寂寥、打水吃饭的跋山涉水、上自习的翻山越岭以及上网时的孤军奋战~~在校园的圣土上,安放梦想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安心学习。
7月20日于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