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必备养生中药——黄芪

(2012-08-05 13:13:45)
标签:

黄芪治疗气虚

黄芪治过敏

黄芪补益脾胃

黄芪补气

健康

分类: 了解黄芪

    炎炎夏日,出汗是正常现象。但是出汗很多就该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气虚引起的多汗自汗。气虚的人有哪些表现呢?

    气虚之人常感到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或气喘、呼吸少气、面色发白、头面四肢浮肿、饮食不香、肠鸣、便消化不良、多汗自汗,动辄易患感冒,脉搏虚弱无力、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齿印等,均为气虚之象。

    治疗气虚必离不开黄芪。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擅长补气。黄芪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

    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以黄芪为主药的方药几例

当归补血汤

方药:黄芪50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生血。

归脾汤

方药: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属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证。

补中益气汤

方药: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

功能: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玉屏风散

方药:黄芪300克,防风、白术各100克。

用法:研成细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补阳还五汤

方药:生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活血,祛淤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