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孙”竟然是黄芪

(2012-01-23 12:15:12)
标签:

王孙

黄芪

补中益气

健康

分类: 了解黄芪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诗中的著名诗句,诗中的“王孙”并非指人,而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的别名,这就是黄芪。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

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http://www.yue100.com/d/file/xingaiketang/xawq/2010-10-22/a6325bde1c1f913c0d7f27e5a89fd90e.bmp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