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宜清补: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较多,这会大量消耗人体内部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矿物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同时,天气炎热会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减少胃液分泌,加上睡眠不足,进而影响食欲,造成了食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的现象,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不少人在夏季表现为气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虚则补之”原则,夏天也应注意进补。
夏季进补应以养阴清热、清淡爽口为原则,故应施以清凉补品,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因此,绿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石斛、黄精、瘦肉、鳝鱼、鸭肉等是夏季最好的清补佳品。
西瓜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失利、喉痹、口疮等。凡高热烦渴、神昏、不寐、寡语者,可取红瓤西瓜汁一碗,徐徐饮之。中暑者生食或用西瓜汁频频饮服,可收到养阴生津止渴、利尿清热解暑之功效。常吃西瓜虽很有好处,但亦应注意西瓜毕竟是生冷之品,不可过量食用,尤其是脾虚胃弱中寒之人,更应引起重视。冬瓜是夏季清暑的良蔬,如与瘦肉炖煮,不但味佳,还可治疗口渴、小便黄赤等热证。口干咽痛、咳嗽者可用红萝卜煮水,加少量白糖饮用;或用甘蔗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配合少量菊花熬水饮用,有生津止渴、解暑清热的功效:还可用天花粉15克、荸荠15克,煎水取汁,再冲甘蔗汁服用,效果较好。鸭性偏凉,具有养胃滋阴、利水消肿的功效。如将鸭肉与冬瓜各适量,另加芡实30克、薏苡仁30克同煮,食后可补益虚损、清暑滋阴、健脾化湿,实为夏季清补之佳品。
夏天重视进补是非常必要的,补得好,不仅可安然度夏,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倘若不懂进补原则,方法错误,则会影响健康。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发育最茂盛之时,宜食清凉解暑之品。但由于此时人体具有阴气内敛而阳气过于蒸腾的特点,若不注意养阳,阳气极易受损,因而清凉之品又不可太过。夏暑天气酷热难当,往往出汗量较大,容易耗气伤阴,故又宜多食些有益气阴的食品,但不可过于滋腻。夏季中的长夏时节,湿气甚重,常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故应选些具有化湿作用的清淡食物,以助脾气的运化。
古人早就指出:“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因此,饮食养生历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饮食养生的精髓,应针对夏季这个特定的季节,巧妙选择、科学安排食物。所谓食补,就是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和增强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及疾病的痊愈。具体方法是根据食物不同的特性及人们自身的需要,有意识、有选择地进行食用。食补取材于身边易于得到的多种食品,方法十分简便,而且,是在美食的同时补充营养、祛病强身,所以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养生法。
针对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体在这一季节里易出现的阳热过盛、暑湿困脾、津液损伤等变化,应当多食一些性寒凉而味苦的食物。在夏季,“十苦九补”,多食苦味食品,有利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现代医学认为,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普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功效,颇合夏季人体所需。在饮食的制作方面要力争多样化,以达到夏季食补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