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的宝福局所铸多种“咸丰重宝”大钱钱背都在穿孔左右用满文横书“宝福”二字,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不铸满文的“咸丰重宝”大钱。其亦为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内、外郭都比较狭窄,穿孔较大。面文“咸丰重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俏丽、飘逸洒脱,宝字为“缶宝”。钱背以相同字体在穿孔右左横书“当千”二字。“咸丰重宝”钱背不铸满文钱局名称的大钱十分特殊,唯见钱背右左横书“二十”和“五十”的两种大钱。马定祥批注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有曰:“咸丰重宝背横列二十、五十而无局名者,亦为宝福局铸。”谱载上述当二十和当五十大钱与本文介绍钱币字体及钱背样式毫无二致,可以断定其就是与上述行用大钱相对应的祭祀大钱。鉴于祭祀大钱的性质和硕大形体,钱背有意夸大了价值。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横书“当千”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9.0毫米,外郭宽5.0毫米,厚9.0毫米,重量185.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宝福当千”外郭上“官”方郭圆穿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3.0毫米,外郭宽9.0毫米,厚9.0毫米,重220.8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宝福当千”外郭上“官”方穿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7.4毫米,外郭宽8.5毫米,厚9毫米,重214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宝福当千文十两百钱”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8.5毫米,外郭宽7.0毫米,厚8.5毫米,重217.3克
唐琳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当千”幕“十两百钱”大钱,直径72.27毫米,穿宽13.55毫米,外郭宽9.53毫米,厚8.69毫米,重225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当千”幕“十两百钱”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9毫米,外郭宽8.5毫米,厚9毫米,
重228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壹千”幕“计重百两”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9.5毫米,厚8.8毫米,重235.2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壹千”幕“计重百两”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8.0毫米,外郭宽9.0毫米,厚9.0毫米,重234.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壹千”外郭“计重百两”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0.5毫米,外郭宽10.5毫米,厚8.5毫米,重221.0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壹千”外郭“计重百两”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7毫米,外郭宽9.1毫米,厚9毫米,重225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五百”外郭“计重十两”大钱,直径75毫米,穿宽19毫米
,外郭宽11毫米,厚8.6毫米,重245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一百”外郭计重五两大钱,直径73.0毫米,穿宽10.5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8.5毫米,重233.1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一百”外郭计重五两大钱,直径71.5毫米,穿宽17.2毫米,外郭宽9.5毫米,厚8.5毫米,重225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汉文“宝福五十”大钱,直径69.0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10.0毫米,厚8.5毫米,重208.7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满文“宝福”汉字“当二十文一两五钱”大钱,直径67.0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8.0毫米,厚8.5毫米,重192.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