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南明、梦想复兴——南明绍宗朱聿键“隆武”元年铸币01
“隆武通宝”背龙凤朝阳图外郭对开牡丹纹大钱
“隆武”是南明第二位皇帝朱聿键的年号,历时也只有一年多时间(1645年8月—1646年10月)。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崇祯五年(1632年)袭封唐王,封地南阳。崇祯九年(1636年)因擅自起兵勤王被崇祯帝褫夺王位废为庶人并入狱。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后被赦,改封南阳王。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陷弘光帝出逃被清军俘获。当年六月,在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拥戴下朱聿键在福建建宁称监国。二十天后,于福州正式称帝,宣布从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号为隆武元年。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入福建,朱聿键在汀州被俘遇害,享年44岁。后世称朱聿键为隆武帝,南明永历十一年上庙号为绍宗。隆武年号铸有楷书对读的“隆武通宝”小平钱和折二钱。小平钱有背星和背穿上纪户、工、南、留等字样的钱币。
下面是一种最小等级的“隆武通宝”祭祀大钱,直径72.3毫米。寛缘细郭形制,穿孔稍小。面文“隆武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刻板,“隆”字右下从“生”,“武”字第二长横与右侧竖弯钩交汇处不出头、最后一点偏下,“通”字走之旁单点、上面“甬”字方头,“宝”字双足较小缀于“贝”字两角。这枚钱币钱背铸龙凤朝阳图样,穿上一轮红日,穿孔右左分别为凌空飞舞的龙凤图形。这种钱背样式乃明太祖遗制,或为册封皇后而铸。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三组对开牡丹花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唐“开元通宝”祭祀大钱。每组纹饰皆由左右对称的两簇牡丹花组成,每簇都有一朵绽放枝头的硕大牡丹花、外端还另有一朵较小的花朵,枝叶簇拥,花朵娇艳。外郭上六簇牡丹花一颠一倒首尾相接连续不断,呈现一派花繁叶茂、欣欣向荣的美景。牡丹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被大众广泛喜爱的传统花卉。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被赋予“牡丹富贵花中王”之美誉。钱币外郭上的牡丹花不仅起到了渲染繁荣粉饰太平的作用,而且具有繁荣昌盛、吉祥富贵等象征意义。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隆武通宝”背龙凤朝阳图外郭对开牡丹纹大钱,直径72.3毫米,穿宽11.6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5毫米,重144.0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