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年间铸币05
“洪熙通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幻化如意云纹大钱
前面介绍的几种钱背铸凸起阳文标记的的“洪熙通宝”皆为祭祀天地的大钱,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铸阴刻纹饰的祭祀祖宗的大钱。是为第四等级的祭祀大钱,体量较大,直径达142.0毫米。寛缘细郭、中穿形制。从锈色和制作工艺看,应为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大钱。面文“洪熙通宝”四字亦为楷书对读,书法与前面介绍诸钱一体同风皆为一家手笔。钱背穿孔上下各铸一对连枝带叶的寿桃,穿孔两侧铸两只展翅对飞的蝙蝠。钱背的对蝠四桃阴刻纹饰最早出现于十六国赫连夏所铸“大夏真兴”祭祀大钱,后来唐朝使用较多。后世元、明两朝再次使用纹饰都有变化。唐朝纹饰图形较小、穿上穿下的寿桃枝丫都朝上。元朝纹饰图形放大了许多,穿上穿下的寿桃枝丫都朝向穿孔。明朝穿上穿下寿桃枝丫虽然也朝向穿孔,但图形是左右反转的。多福多寿是历代统治者共同的追求,但后朝统治者不是前朝的继承人,所以他们必须将钱背标识不同以往的祭祀大钱奉献于祖宗面前。历朝祭祖大钱与祭祀天地的大钱面文书法都有明显差异,但两种“洪熙通宝”大钱书法差别不明显。这枚大钱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八组幻化如意云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辽“咸雍通宝”祭祀大钱。纹样为中轴对称图形,居中为双线勾勒的如意形卷云纹,两边侧下方是两朵对称的正反S形云朵,一似两条腾空飞舞的巨龙。云朵本来就具有变幻莫测的特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外郭上八组祥云纹样接续不断,更令人感受到了祥云满天、瑞气千条、龙凤出没、蒸腾向上的氛围。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洪熙通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幻化如意云纹大钱,直径142毫米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洪熙通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幻化如意云纹大钱,直径145毫米,厚7毫米
从左至右依次为唐、元、明三朝钱背的对蝠四桃阴刻纹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