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祭祀大钱可以起到传递传统文化、证实历史、证实钱币本身的作用,空缺未见的祭祀大钱同样也可以起到证实历史、揭示真相的作用。元朝泰定年号与至顺年号之间还有致和、天顺、天历三个年号,至顺年号之后是元统年号。但目前致和、天顺、天历、元统四个年号均未见到祭祀大钱。这些年号的共同之处是,皇权都不是平稳过渡、顺利交接。我们没有看到祭祀大钱,却看到了元廷的族系斗争、阴谋诡计和刀光剑影。
祭祀大钱的空缺还需从元武宗和元仁宗兄弟关于皇位继承的约定说起。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铁穆耳无嗣而崩,其侄海山在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帮助下夺得了帝位,是为元武宗。武宗即位后与爱育黎拔力八达相约皇位兄终弟及,叔侄相承。这一约定实际上导致了后世更激烈的皇位争夺,也为元朝的覆亡埋下了隐患。
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崩,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是为元仁宗。但仁宗继位后迟迟不落实约定册封武宗长子和世瓎为储君皇太子,反而封其为周王命就藩云南。于是拥护和世瓎的武宗遗臣发动了反叛,失败后和世瓎逃往察合台汗国。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皇太子硕德八剌,是为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被铁失等人弑杀,史称“南坡之变”。铁失等人拥立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镇守漠北的晋王也孙铁木儿为新君,史称“泰定帝”。泰定五年(1328年)二月,改元“致和”。当年七月,泰定帝驾崩于上都。八月,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发动政变,九月迎立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即位,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十月初,丞相倒剌沙又在上都拥立泰定帝之子、9岁的皇太子阿速吉八即皇帝位,建元“天顺”。于是爆发了两都之战,一个月后上都一方战败,阿速吉八被杀。阿速吉八和他的父亲泰定帝也孙铁木儿都被认为是非法自立的君主,没有得到汉文庙号、谥号与蒙古汗号。至此,皇位又回到了元武宗一系。由于泰定帝的致和年号只有五个月时间,其子阿速吉八的天顺年号更短只有一个月时间,这两个年号期间有可能未来得及铸制祭祀大钱举行祭祀活动。即使铸有祭祀大钱,也会被号称正统的继任皇帝元文宗销毁、抹去历史痕迹。
可是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天历年号历时三年(1328年—1330年),为什么也未见到祭祀大钱呢?原来是率先抢夺到皇位的元文宗迫于元仁宗在大德末年“推奉圣兄、谦居储贰”的前例,声称自己登位只是为了控制时局的权宜之计,遣使往迎兄长和世瓎回朝践位。和世瓎本应是仁宗的帝位继承人,却被迫流落北徼,因而博得北方宗王的普遍同情和拥戴。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他在返京途中经扈行的察合台宗王以及在场的其他漠北诸王、大臣合议,就在和林之北即皇帝位,是为元明宗。明宗即位后,宣布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天历二年(1329年)八月初一,和世瓎抵达他父亲武宗时建为中都的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次日皇太子图帖睦尔自大都赶来谒见皇兄和世瓎,和世瓎宴请皇太子及诸王、大臣于行殿。不料兄弟相逢乐极生悲,三天后的八月初六,年仅30岁的和世瓎暴死于王忽察都。后世认为是被燕帖木儿下毒身亡,而图帖睦尔也难脱干系。八月十五,元文宗图帖睦尔在上都复位,继续使用天历年号。从这一历史过程看,元明宗和世瓎去世前文宗图帖睦尔虚位以待不可能铸制天历年号祭祀大钱举行祭祀活动。而和世瓎去世后文宗图帖睦尔使用天历年号也只有较短的九个月时间,天历三年五月即改元“至顺”。所以天历年号也有可能并未铸制祭祀大钱,即使铸制祭祀大钱品种数量也不会太多,也许尚未浮出水面。
元文宗即位后,将和世瓎的长子妥懽帖睦尔先后放逐到高丽大青岛、广西静江(今桂林)等地,却将其次子懿瞵质班留在了身边。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元文宗病逝,临终前对谋害兄长和世瓎夺取皇位的行径深为愧悔,遗诏立明宗之子以自赎。皇后卜答失里却从自身利益出发,废长立幼拥立和世瓎年仅7岁的次子懿瞵质班登上了皇位,是为元宁宗,继续使用“至顺”年号。然而,宁宗在位仅53天又于当年十一月去世。卜答失里在内定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后续继承人之后,于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迎回和世瓎13岁的长子妥懽帖睦尔登上了帝位。
妥懽帖睦尔即位后改元元统(1333—1335年),是为元惠宗。目前尚未见到元统年号祭祀大钱,或许是由于顺帝年少,燕帖木儿和伯颜先后把持朝政,并未举行祭祀活动。元统三年(1335年)十一月改元“至元”之时,正是元廷粉碎了燕帖木儿家族密谋的政变之后。十六岁的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盼望着掌握实权,有所作为。但现实仍然是严峻的,继燕帖木儿兴起的权臣伯颜被封为秦王,以右丞相的身份一手遮天专擅朝政,“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少年皇帝的“祖述世祖”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不会有什么实质成效。
经过这一番宫廷内斗不断折腾,元朝已经元气大伤。朝中权臣当道各派势力互相倾轧、官僚腐败日趋严重,地方豪强巧取豪夺盘剥百姓民不聊生。妥懽帖睦尔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他“顺帝”的尊号。
四、蒙元时期祭祀大钱上的宗教色彩
元朝及藩属四大汗国横跨欧亚大陆,幅员辽阔,疆域内种族繁多,宗教也呈现多元化状态。由于元朝对各种宗教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管制较为宽松,甚且优容礼遇之,促进了宗教的传播,各类佛教、道教、白莲教等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元朝对各种宗教的尊崇,也必然会表现于祭祀活动之中,体现到祭祀大钱上来。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萨满教是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的原始宗教。元朝时佛教虽然取代了萨满教在上层社会的地位,但大多蒙古民众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所以元朝仍然会将萨满祖神像铸于祭祀大钱上。

团长泉友集藏的八思巴文“元贞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萨满祖神像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0.8毫米,厚5.0毫米,重132.66克
元朝最为尊崇的宗教是佛教。忽必烈登基前,受戒于吐蕃高僧八思巴,登基后即尊八思巴为国师,藏传释教高于其他佛教派别的地位由此确定。至元六年(1269年),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忽必烈升其为帝师。带有佛教色彩的八思巴文钱币也显赫一时。莲花是佛教的代表性花卉,在目前所见的240余种元朝祭祀大钱上,外郭上铸莲花纹饰的就有30多种。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至元通宝”蒙文背上月下星外郭繁花献福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20.6毫米,外郭宽18.8毫米,厚8.7毫米,重574.0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八思巴文“元贞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莲花藤蔓纹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0.8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1毫米,重120.0克

笔者集藏的八思巴文“大德通宝”背穿上斜月外郭莲花寿桃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6.8毫米,外郭宽14.9毫米,厚8.5毫米,重387.2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莲花枝蔓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2.9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5毫米,重130.1克
元朝还有一种直接书写与佛教相关文字的“延祐通宝”背“大昊天寺”祭祀大钱,应为元仁宗在大昊天寺举行佛事活动后专门铸制的祭祀大钱。元朝还遗留有一种“延祐三年”背“大昊天寺”小平钱,证明元廷在大昊天寺举行佛事活动的时间是在延祐三年(1316年)。历代统治者每逢先代帝王忌日都会举行国忌会,追思前辈的丰功伟绩,追荐亡灵得以超生。元武宗海山驾崩于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所以元仁宗在大昊天寺举行的佛事活动有可能正是在延祐三年正月武宗逝世五周年之际举行的盛大国忌会。过去钱谱将“延祐通宝”背“大昊天寺”折五型钱币归为寺庙供养钱,实为误解。“延祐通宝”背“大昊天寺”祭祀大钱的出现,证明这种折五钱正是与其同时铸制的纪念币。元大都大昊天寺兴建于辽清宁五年(1059年),金、元以来一直是朝廷举办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延祐通宝”背“大昊天寺”大钱,直径70.2毫米,厚6.2毫米,重128.0克
蒙元入主中原后,在统治者的扶持下道教出现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全真道为代表,南方以正一道为中心的格局。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曾为成吉思汗讲道,被尊为神仙,爵“大宗师”,总领道教。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召见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待以客礼,命主领江南道教,赐银印。“道经师宝”正是一种与道教相关的祭祀大钱,道、经、师为道教的三宝又称“三归戒”,是信徒皈依道教赖以明确信仰的基本内容。这种大钱确切铸制时间虽然无从考证,但从钱背标记看为元朝铸币无疑,其应该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也有可能即为元世祖至元年间铸币。另外,元世祖、元武宗、元仁宗朝都曾将代表道教的暗八仙纹样铸于祭祀大钱上。出现于武宗朝“至大通宝”外郭上的阴阳互生纹,用S形曲线与圆的关系,表现出道教太极图阴阳回旋往复、天地运行不息的哲学思想,也是与道教相关的纹饰。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道经师宝”背上月下空心日外郭游龙穿花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3.6毫米,外郭宽16.2毫米,厚8.5毫米,重381.5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元国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暗八仙纹大钱,直径145.0毫米,穿宽30.8毫米,厚6.4毫米,重602.0克

笔者集藏的“至大通宝”背暗八仙纹外郭阴阳互生纹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2.3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8毫米,重146.9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延祐通宝”背四种暗八仙纹外郭十四凤鸟纹大钱,直径72.5毫米,穿宽12.2毫米,重153克
由于元朝对宗教组织疏于管理,元末民间多利用白莲教、明教聚众组织抗元起义。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等起义领袖都是以白莲教为聚众手段组织红巾军揭竿而起的。白莲教是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为一炉的宗教,所以在起义政权所铸“龙凤通宝”、“天统元宝”等祭祀大钱上,也都出现了与道教相关的暗八仙纹样。

殷古斋泉友集藏的“龙凤通宝”背暗八仙纹四种外郭缠枝葫芦纹大钱,铜鎏金,直径70毫米,穿宽11毫米,厚5.0毫米,重123.5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天统元宝”背暗八仙纹四种外郭飞升祥云纹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0毫米,重13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