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铸“天佑通宝”大钱01
“天佑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漫天祥云纹大钱
“天佑通宝”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铸币。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收入来源。盐价虽高,在官府的盘剥压榨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盐民依然生活困苦无着。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盐贩出身的张士诚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等率盐丁造反攻占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后与朱元璋战,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兵败被俘自缢身死。“天佑通宝”即为张士诚立大周国建“天佑”年号期间(1354年—1357年)铸币。其钱文楷书对读,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等钱币分别于钱背穿上铸一、贰、叁、五字样。目前亦见几种相对应的祭祀大钱。
下面是一种最小等级的“天佑通宝”祭祀大钱,该钱直径72.4毫米。寛缘细郭、穿孔稍小。面文“天佑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隽秀。钱背在穿上加铸了凸起的仰月纹标记。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漫天祥云纹,这种纹样之前曾见于辽朝契丹文皇陵祭奠大钱。祥云为对称图形,中间云朵重重叠叠云气翻卷,两侧云尾相对飘逸。外郭上六朵祥云连绵不断,形成了祥云满天瑞气千条的太平、祥和氛围。祥云蒸腾向上,更包含了国泰民安、事业腾飞等美好寓意。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天佑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漫天祥云纹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6.1毫米,重153.3克
“天佑通宝”背穿上“贰”折二钱,青铜质,直径29.2克,重7.98克
“天佑通宝”背穿上“贰”折二钱,银质,直径28.5克,重8.96克
“天佑通宝”背穿上“叁”折三钱,青铜质,直径32.4克,重8.77克
“天佑通宝”背穿上“五”折五大钱,青铜质,直径39.5克,重18.69克
“天佑通宝”背穿上“五”折五大钱,银质,直径39.4克,重21.55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