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宁通宝”浅析
在我购入的一批辽代银质钱币中,有一枚乾宁通宝。此钱直径28.2mm,钱面外郭较宽,字郭较为深峻,钱背光背錯范,轮郭较为肤浅。“乾宁通宝”四字隶真参半,字体活泼率意,呼应生趣。从文字看,饱含辽钱意蕴,钱背亦具辽钱特点,因而基本可断为契丹人铸币。此钱过去未见著录。
银钱,直径28.2mm,穿宽5.9mm,厚2.6mm,重量11.02g
这难道是一枚辽代的年号钱吗?查遍大辽以至所有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均无乾宁年号。而历史上只有唐昭宗李晔从公元894年正月至898年八月用过乾宁年号。但唐代既没有铸行乾宁通宝的记载,也没有实物流传下来。如果说是契丹仿铸唐代钱币则毫无根据。我认为契丹作为大唐的属国,冒用大唐年号铸钱更无可能,实际上也没有必要。
再细查有关史料,倒是有一个地名可以和此钱联系起来,那就是乾宁军。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 设置 “乾宁军
”。《资治通鉴》二六二唐光化三年六月:“刘仁恭将幽州兵五万救沧州,营于乾宁军。”注:“乾宁军在沧州西一百里,盖乾宁间始置此军也。”
至五代后晋元年 (公元936年 ), 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 , 乾宁军亦随沧州被割, 改称 “宁州
”。《新五代史》载: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甲戌,世宗柴荣率军北征攻辽,“是月,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枢密使。夏四月壬辰,取乾宁军。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五月乙巳朔,取瀛州。”周世宗的北伐
, 奠定了宋辽以海河、大清河为界的基础。
根据以上史实,我认为乾宁通宝当为大辽吞并燕云十六州之初的铸币,是江山易主、改朝换代的标志。那么,当时大辽为什么不取燕云十六州州名为钱币名称,反而舍大取小用“乾宁”二字做钱文呢?我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州名不适合用于钱文,且挂一漏十五,不具代表性。二是燕云十六州入辽后,乾宁军地处最南端与中原王朝分界处,具有地标性质。乾宁军归辽所属,其以北江山不言而喻莫非大辽王土。对辽国来说,拥有乾宁军就等于开疆辟土大约十二万平方公里,意义非同寻常。三是用“乾宁”做钱文具有吉祥的寓意。“乾”居八卦之首,代表天和君主,“乾宁”有天下太平、四海清宁之意。辽新吞并了大片领土,当然希望其俯首贴耳接受统治。这样看来,“乾宁通宝”的宣传教化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我的这枚银质“乾宁通宝”当时应属纪念币性质,估计还会有少量同模铜质流通币铸行,期望得到验证。由于铸量少,发行面窄,流通时间短,乾宁通宝流传至今已属凤毛麟角,得之实属不易。
果然不出笔者所料,本文发表后又见铜钱面世。这是陪寂寞等黄昏泉友展示的同版同模铜钱,借用钱图谨致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