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被一篇新闻深深地影响,于娟,就是那位被大家称为“抗癌老师”的复旦女教师,32岁的山东姑娘,自2009年12月起与乳腺癌抗争到昨天(2011年4月19日)终归不治。
http://s4/middle/6f6de58axa1515dba7b73&690
http://s16/middle/6f6de58axa15160c0b90f&690
http://s11/middle/6f6de58axa15163c651ca&690
http://s1/middle/6f6de58axa15163e4ded0&690
现在想起来,第一次看到关于这个女孩子的报道,只是从匆匆浏览了一下,因为在医学领域来讲,乳腺癌是一种多发病,国家也一直注重乳腺癌的筛查工作,故没有太多地在意。今天看到关于于娟离世的报道很多,可以设想,在媒体如此密集的报道影响下,女性朋友对乳腺癌的恐惧将在心理层面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就此而言,对乳腺癌的筛查必将有一个上升趋势,因此就想与女性朋友说个问题,即乳腺癌筛查中X线检查利弊权衡的问题。
人的性腺(包括第二性征的乳房)对照射非常敏感,虽然在乳腺癌的筛查中X线检查是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但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在进行任何一种包含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之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分析,权衡利弊。只有当带来的个人和社会利益大于所付出的代价时,才能认为是正当的。从目前的医疗实践来看,X线检查在筛查乳腺癌中对35岁以下无症状的女性是不需要的,35~40岁女性可用于检查易感人群,50岁以上女性是实用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如果医生建议你进行X线检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年龄可以选择拒绝或提醒医生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因为在我国,目前医疗照射的适应症把握得还非常宽松,国外医院在为病人的下腹部做X光或CT检查时,都会用铅套或其他防护将性腺遮盖,以提高保险系数,但国内的大多数医院还没有这种保护措施,在总剂量方面,我国年人均照射次数和计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这些照射是在防护规定未曾严格执行情况下进行的。
--------------------------------------------------------------------------------------------------
最新出版健康类图书,各地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及各图书网站有售。
http://s15/middle/6f6de58ax762e43f2b9be&690
http://s15/middle/6f6de58ax762e43f5de6e&690
http://s8/middle/6f6de58ax762e43f76117&690
http://s6/middle/6f6de58ax9dceb06fd1d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