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京胡演奏家和京剧名导的一段往事
标签:
京胡演奏家京剧脸谱京剧名导 |
分类: 艺术 |
2025年11月21日星期五
近日阿邦整理旧物,找到了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孙元意先生1994年的来信,内容是他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95年挂历”绘画的一套中国京剧“脸谱”相关事宜,由此引发了阿邦诸多回忆。
1994年春,阿邦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进修,期间看望了在中国京剧院工作的潘永玲阿姨和孙元意姨夫。届时阿邦在北大住读3个多月间,多次在周末去阿姨家改善伙食,了解京城的生活与人文,并得到了国粹京剧的文化启蒙。
阿邦的阿姨潘永玲,是中国著名的国家一级京胡演奏家,她的艺术生涯和成就演绎了其丰富人生(来自QBot的资料)。
——她1944年出生于上海。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琴师,曾任中国京剧院乐队领奏。
——师承京胡名家王鹤文,系统学习京胡技艺与技巧。
——195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接受全面乐理、器乐训练,专业为京二胡。
——与杜近芳、刘长瑜、杨秋玲等京剧大师长期合作,尤其在《游龙戏凤》《红灯记》等剧目中担任京胡演奏。
——代表曲目有,传统剧目《春草闯堂》《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现代剧目:《红灯记》《游龙戏凤》。
——编著《刘长瑜演出剧目伴奏曲谱集成》,传承了中国京剧音乐。
——演奏风格以韵味纯正、自然大方著称,擅长刚柔相济的技巧表现。
——与刘长瑜合作期间,多次为《游龙戏凤》《红灯记》等剧目伴奏,成为京剧音乐史上的经典搭档。
阿邦的姨夫孙元意,出生在梨园世家,七岁开始学戏,十一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师承前辈名伶:李春恒、孙盛文、宋富亭、骆连翔、侯喜瑞,八年后在中国京剧院任净行演员。先后在《满江红》中饰秦桧,《野猪林》中饰高俅,《龙凤呈祥》中饰张飞,《汉宫惊魂》中饰马武,《春草闯堂》中饰老相爷,《智取威虎山》中饰座山雕,并在《杨门女将》、《红灯照》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此间,在父亲孙盛文的严格训练下,家学传统代表剧目近20出,并自修中外表演、导演理论。
1962年开始做著名导演郑亦秋先生的助手,1972年进入“样板戏”创作组担任导演工作。1986年开始在著名导演阿甲、郑亦秋先生的指导下,担任舞台导演,并在阿甲先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表演、导演理论,渐入剧院专职导演行列。并有部分作品获得文化部奖项。1994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戏曲导演。先后任中国京剧院党委委员,青年剧团团长,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评委,曾代表中国剧协出席全国第五届“文代会”。获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他先后导演的剧目获得诸多奖项:
——《梁山恨》:大连京剧团演出,1992年入选全国青年剧团新剧目汇演,获得“优秀导演奖”。
——《包公卖铡》:河北邢台梆子剧团演出,1999年入选河北省新剧目汇演,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导演特别奖”。
——《水西遗恨》:贵州省京剧团演出,1995年入选首届中国京剧节,获得“程长庚奖”,及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吏治惊天》:贵州省京剧团演出,2000年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新剧目演出奖”。
——《汉阳堂》: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演出,2004年入选山西省新剧目汇演,获得一等奖。
孙元意导演长期对京剧脸谱有深刻的学术研究,特别擅长传统剧目主要人物脸谱绘画,其作品是中国京剧业界“脸谱图”代表作。下图是孙元意导演为我们在贝壳上画的京剧脸谱。
阿邦回忆说,当年从北大回沪后,公司领导交给他策划制作1995年挂历的工作,希望挂历的图片体现中华文化元素,能与漕河泾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兴办的首个“新兴技术开发区”相吻合。为此,阿邦将在京受到京剧“脸谱”启发,提出了1995年挂历图片采用中国京剧中“脸谱”方案,并很快得到了领导首肯。随后,阿邦向元意姨夫转达了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的邀请,请他为挂历绘画一套京剧脸谱。
三个月后,一套中国京剧经典人物“脸谱”展现在大家面前,介绍几幅代表作。
京剧《芦花荡》中的张飞
——西蜀,大将,黑色花脸谱式。图形绘意表现出豪爽、乐观的神态。
来自DeepSeek 的解读:京剧中的张飞脸谱是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完美地融合了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艺术美感。总的来说,张飞的脸谱属于“十字门脸”的变体,以其独特的“笑脸”和“蝴蝶纹”而闻名。它通过精妙的色彩、线条和图案,将一个“猛、直、真、趣”的张翼德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舞台上,是中国传统艺术“寓性格于图案”的典范之作。它不仅仅是化妆,更是张飞灵魂的画卷。
京剧《千里走单骑》中的关羽
——西蜀,大将,红色整脸谱式。图形纹理表现出忠勇义烈,神圣之尊之形象。
来自DeepSeek 的解读:京剧《千里走单骑》中关羽的脸谱,以红色为底,配以标志性的卧蚕眉、丹凤眼,加上眉心的锁纹和脸上的七星痣,共同塑造了一位忠义千秋、神威赫赫的武圣形象。它简洁、庄重、有力,是京剧艺术“寓褒贬、别善恶”功能的极致体现;是京剧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经典的角色脸谱之一;完美地体现了关羽“义薄云天、神威凛凛”的人物性格。
京剧《霸王别姬》之项羽
——西楚,霸王,黑色无双脸谱式,图形绘意表现出高傲、威严之神态。
来自DeepSeek 的解读:京剧《霸王别姬》 中项羽的脸谱,是京剧艺术中独一无二、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被称为“无双脸”,意为绝无仅有。当舞台上,项羽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时,那张脸谱就是他内心世界最直观的写照,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项羽的“无双脸”是京剧脸谱艺术中将人物性格、命运与美学象征结合到极致的典范。它不仅仅是一张脸,更是一首写给悲剧英雄的视觉史诗。
京剧《盗御马》之窦尔敦
——清,(小说《施公案》之人物)绿林英雄,蓝色花脸谱式,图形绘意表现其刚毅、骁勇、桀骜不驯的性格。
来自DeepSeek 的解读:京剧《御盗马》(更常见的叫法是《盗御马》)中窦尔敦的脸谱是蓝花三块瓦脸。"三块瓦脸" 的特点是使用夸张的笔法勾画出眉、眼、鼻窝,将额头和两颊分成三块,看起来就像三片瓦片。这种谱式非常适合表现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将领,与《盗御马》中他盗马报仇的故事情节高度契合。
这本《京剧脸谱挂历》推出印制成于1995年,一晃已经三十一年了。对京剧的了解,我还是从细读这封信、写这篇文章而有所感悟,我也才知道国粹京剧仅仅脸谱,就有如此深厚的人物分析与性格描述。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视觉符号和文化遗产。脸谱不是真实人脸的模仿,而是一种高度程式化、写意化的艺术创作。其核心功能是“寓褒贬、别善恶”;美学内涵为“离形得似,遗貌取神”;哲学与道德范畴是:“历史的镜子”;叙事与角色定位为:“角色说明书”。
往事,只要记得就不会如烟。由一人一事一物而绵延的过往,回想起来总是非常温馨的。此刻,永玲阿姨和元意姨夫的京味话语又在耳边响起。在上海的我们向在北京的您们问好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