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浙大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共产党宣言》的签名是父亲潘镜芙
标签:
浙大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潘镜芙院士 |
分类: 亲情 |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今天下午,在 我的公众号 私信中收到一张图片与如下信息:
“潘老师您好,我是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我们前几日在整理民国文献馆藏中,发现了一本署名“镜芙”的《共产党宣言》。我们查阅资料,发现时间上也比较吻合潘院士在校的时间,但也没办法完全确定是否为潘院士的藏书,所以想请您看看是否为您父亲的笔迹。”
以上图片是中午11:31发送的。我是下午15:58分刷到的。
我看了以后,马上将这张照片给阿邦看,询问是否为父亲的笔迹。他说是的。于是即刻回复:“是我父亲的笔迹。能否拍张完整的照片给我?以作几年。”
回复以后我思忖有不明白的地方,随即又紧接着发了这样两条信息:
“我有一点搞不明白,父亲签名后的时间是代表怎样的年月日?
我父亲出生于1930年,如果上面的日期是1938年10月7日,届时我八岁的父亲刚刚随家人从故乡南浔逃难到上海,不可能在浙大图书馆借书的。但签名中的“镜”完全就是父亲的笔迹。”
为自证我的说法,立即找出父亲首本传记,扉页上有镜芙亲笔写给我们的赠词,拍照发给了来信者。
因为是我个人公众号的私信,在对方没有回复之前,我只能发五条信息。但思来想去这件事太有意思了,于是联系了湖州档案馆的唐老师,将来龙去脉告知后,请他们档案馆用专业的方法鉴别一下。
唐老师即刻回复了我:好的,我们试试看,能不能从笔迹看出来,“镜芙”的《共产党宣言》就是第一张图片吗。
丽达:对的
唐老师:边上是日期吗
丽达:我认为是日期,但就是日期使我产生疑惑。
唐老师:图片有没有更全一点的,只看到局部。
丽达:细看日期墨水的颜色与签名是不同的。
唐老师:颜色不一样。
丽达:他只发给我这一张。因为是公众号的私信,我都无法加他。我请他发一张完整的照片,等他回复吧。
唐老师:好的,名字笔迹看起来很像
丽达:麻烦你这边分析一下笔迹。我觉得就是父亲的笔迹,但对日期存疑。
唐老师:是的,有点存疑。
丽达:看看他们如何回复我。有下文我会与你们分享。
唐老师:好的,谢谢。
写完这些已经是将近16:30分了。
至16:55分,又收到浙大图书馆老师的信息:“潘老师您好,38年应该指的是民国38年,就是1949年,应该刚好是他求学浙大期间。”随即发来馆藏图书《共产党宣言》封面和封底的照片。
我激动之余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有事可以联系。又赶紧回复:“好的好的,太感谢您的回复了。那肯定是父亲的亲笔签名了。太珍贵。衷心谢谢您。接着告知:我父亲逝世的当年,我们就将父亲的遗物捐赠给浙大档案馆。你们有事也可以联系他们。”
浙大图书馆:“好的!!感谢您潘老师!我们一开始也无法确定,多亏了潘老师您这么及时的回复~我们接下来想在馆藏挖掘看看,有没有潘院士其他的文献材料。如果有其他发现,我们也及时和您汇报。”
又写了这样几句:“您好,我想再请教一下。这本书是父亲自己买的还是在浙大图书馆借的。一般来说我父亲如此严谨的人,不会在借来的书上签署自己的名字。那这本书是如何到图书馆成为收藏的呢?”
不知是下班了,还是浙大图书馆的同志难以回答我的问题,没有后续的沟通。但今天的这些信息实在太宝贵了。我与湖州档案馆的唐老师分享了上述信息,然后写到:太有意思了,我就没有想到有民国纪年这一说。
注: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当时规定与公元纪年法并行(也就是用公元纪年法不犯法)。但官方,个人档案中多用民国纪年法。民国年换算——公元纪年减去1911,得出民国多少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