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奶尝试做好心理按摩师

(2024-08-01 19:58:23)
标签:

幼儿情绪管理

耐心倾听

同理心

欣赏与肯定

分类: 亲情

2024613~14

哥哥是四岁左右开始学弹钢琴的。他的钢琴老师桃李满天下,且都很出色。当初对是否接纳哥哥为学生要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奶奶记不得了,印象中心智是否稳定占比很大。然后即便收他为徒了,一上来也是由钢琴老师的女儿进行启蒙,到了一定阶段以后,资深的钢琴老师才亲自教授他。

哥哥是每周二晚上学琴一个小时。放学以后回家吃了点心,然后由妈妈送他去学琴。

在家里,妈妈是哥哥学琴的主要陪伴者。上钢琴课的时候,哥哥在学习,作为陪同的妈妈,不仅要记住老师的教学要求,还要将老师的示范演奏拍摄为视频,以便回家训练过程中能及时比对和纠正。同时,作为辅导与陪练的妈妈,不仅对乐理知识要有充分的理解,而且要记住老师弹琴的各种细节要求,以便在哥哥弹琴的时候能进行复述与督导。

拷贝不走样谈何容易,更何况哥哥是尚未满七岁的儿童。虽然他已经很努力,但也总归难免情绪化。有一次因为弹的曲子比较难,哥哥情绪有些奔溃,忍不住哭泣。奶奶在楼上听到后左右为难,下去吧是否会干扰妈妈的教育,不下去吧好像一时间哭声也难以停止。最后,奶奶还是下楼了。

一向很乖顺的哥哥这会儿也犯了倔脾气,与妈妈对峙着。妈妈看奶奶来了,为留下祖孙对话空间就离开了。奶奶知道这是练琴遇到坎了,也不着急劝,只是对哥哥讲:奶奶一点也不会弹琴的哦,但很喜欢听你弹琴。弹一曲给奶奶听好么?

哥哥虽然还有些抽泣,但认真弹了一曲。结束后看着奶奶,意思我弹得如何?嘿嘿,奶奶可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哦,笑眯眯一个转球:你认为自己弹得如何?哥哥说还不熟练。好,那咱们再练一遍。每周要练习三首曲子,每练习一曲,我都请哥哥自我点评,直到他认为自己弹得没有错误,我要他去请妈妈来验收。他一定要拉着奶奶一起去,可以啊。

妈妈来了,听他弹了三首曲子,指出其中的一些不完美,哥哥又倔劲上来嘟起小嘴不干了,妈妈也拂袖而去。奶奶只能再次披挂上阵,请哥哥告知妈妈的指点对么?他沉默。

奶奶说,这弹琴啊肯定与情绪有关,既然开心也要弹,不开心也要弹,咱们为什么不以好的心情来弹奏呢?这三首曲子各有什么特点能告诉奶奶么?“第一首是舞曲,第二首是……,第三首是“很舒适的感觉”。哦,那应该就是抒情的曲调。什么是抒情呢?就是你说的很舒适缓慢的,还记得你跳给奶奶看的慢舞么?让人看着很舒服,听着能很有想象力的,可以称为抒情。

弹抒情的曲子一定要有好的心情,否则就谈不上抒情了。而你一旦有好的心情弹琴,难的曲子也就会变得简单了。咱们试试看好么?哥哥欣然点头,对三首曲子又各自练了好几遍,之所以是好几遍,是因为他自己也觉得不甚满意,不断地问:奶奶,我再弹一遍好么?直到他认为自己弹得可以了,我让他再去请妈妈来验收。哥哥还要拉奶奶一起去,被婉拒了。他问那我怎么请妈妈呀?奶奶为他设计了对话,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还做了加油的动作。

哥哥第二次去请妈妈来验收,妈妈来了,认真听了,鼓掌肯定。说实话奶奶也有些紧张哦,不知他弹得究竟怎样,看到妈妈的肯定与鼓掌,奶奶笑了,哥哥也如释重负,主动地去拥抱了妈妈。

这之后,哥哥弹琴的时候奶奶很少下楼,但会在楼上认真聆听,其实是非常享受,家里有叮叮咚咚的钢琴声,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平时哥哥在练琴的时候,奶奶如果正好在边上会个短拍视频,发给远在上海的太太和爷爷,以及有选择地发在自己的视频号。某一日将哥哥的练琴片段发了小视频,导语是这样写的:练琴的时候哥哥对自己不太满意的片段要求奶奶不拍。奶奶非常理解他的想法,停止拍摄的时候对他说:弹琴与打网球,都是要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只有多训练被拍摄和关注,才能在关键时刻收放自如。这也是一种锻炼和积累……他听明白了。

老朋友闻老师看到视频后小窗给我留言:丽达,哥哥让你不拍,确实要答应他的。因为钢琴是要花很多时间才熟悉一段,要弹得流畅还要花时间,要好听更要花时间。当自己还没弹好被拍,内心会有不情愿。你和他讲道理,哥哥是个乖孩子,是因为尊重才接受。我自己弹琴特有体会,当要录像时会比平时更糟糕。

奶奶回复:您说得很对。每次拍摄都应该征求他的同意。我的初衷是通过被拍摄培养他的松弛感和镜头感。哥哥对自己要求很高,如果对所弹的曲子不满意,会自己拧到哭也要继续。我不会弹琴,只负责心理疏导和情绪建设,效果在一点点显现出来。谢谢您的关注与提醒,我会更加注意他的心理感受。

闻老师:哥哥和弟弟性格不一样,哥哥特别懂事、自律,有哥哥的样子,因为一直对自己有高要求,所以就要尊重他的节奏;弟弟松弛和更活泼一点,和弟弟说话可以稍随便一点。

奶奶:您分析得太正确了,非常佩服。我经常说哥哥要加油门,弟弟要踩刹车。

闻老师:你现在陪伴他们正合适,有你这么优秀的奶奶是孩子们的福,你的综合能力以及你的用心,对儿子媳妇都有价值。

奶奶:嗯,我也觉得自己这次下决心呆半年非常有必要。对孩子们的教育以爸爸妈妈为首,自己定位拾漏补遗,构建和谐模式,做背后看不见的隐形人。现在看来实施效果还是可以的。谢谢您一直关心我。

    闻老师:你是非常成功的。当妈妈时候要忙于工作和家务,也还未积累那么多经验。以后学了很多知识又积累了经验,正好付诸于你当前所需,奶奶的价值不可估量。

奶奶:对的对的,我就是这样想的,您太了解我了。

我将与闻老师的对话发给一直关注小哥俩成长的姚老师,她回复我:闻老师分析得非常透彻。哥哥是追求完美型的孩子,非常优秀自律。奶奶就帮助他学会松弛和接受不完美。哥哥可能知道这个视频会有许多人看就要求奶奶不要拍,孩子很懂事。因为他想给大家展现最好的钢琴曲。或许可以不公开哥哥的练习,等到他弹熟悉了满意了再拍,并询问哥哥是否可以公开。奶奶已经注意到这点,并全方位配合爸爸妈妈更好地培养小哥倆,真的是孩子们的福气。孩子们小学和小学前的性格和规矩最重要,这段时间由教育有方的奶奶陪伴孩子们,他们长大了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播种和收获。

看了姚老师的留言,奶奶与读闻老师的对话感受是一致的:看来我对孩子的尊重还是不够。不能以“我认为这是对你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做。这里也有一个尊重与被尊重的“边界”。

之后的某一个晚上,爸爸特地上楼说哥哥邀请奶奶看他练琴。奶奶观摩之前问:可以拍视频吗?哥哥说可以的。于是奶奶拍了哥哥的练习曲发在家里的群中,让大洋彼岸的爷爷和太太也能同时欣赏到。

爷爷观看直播以后,给哥哥留语音以资鼓励:知合,你今天的练习每一次都有进步。爷爷听你的钢琴声音,感觉到你现在演奏的技巧有很大进步,能够让两只手发挥它们不同的音色,这是你又登上了一个台阶。学习钢琴的每个阶段犹如攀登一座小山,如果能够攀岩上去了,你的钢琴的水平会上一个更高的山峰。

又一天,爸爸妈妈都有事,要奶奶陪哥哥练琴。奶奶还是老办法,描述自己聆听时的感受,询问哥哥这种感受是否正确……对他弹得好的曲子,奶奶十分享受地打着节拍;让哥哥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哥哥大受鼓舞,完成了当天的练习曲以后,找出去年的琴谱,说要弹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乐曲给奶奶听。当贝多芬的《欢乐颂》在哥哥的手指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奶奶说这是你与外婆四手连弹得曲子呀,随之不禁哼唱起来,并告诉他这是爷爷最喜欢的一首曲子。妈妈回家的时候就看到祖孙俩在钢琴前的欢乐模样。

奶奶以前的老板王董事长看到相关视频后留言:“哈哈,心理按摩师培养自家孙辈再好不过了。” 若在之前,奶奶看到这样的鼓励会很开心,现在则觉得倍有压力。以前做父母是不可逆的系统工程,侥幸还算不错。现在做祖父母,经验是有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但真要做到好,还是要用心用心再用心呐。

奶奶尝试做好心理按摩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