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童也要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标签:
行为选择对结果负责儿童教育 |
分类: 亲情 |
2024年4月13日星期六
今天下午有哥哥为时一小时的游泳课。爸爸来提醒要去游泳的时候,与奶奶玩深海捕鱼正开心的哥哥不想去:我要和奶奶、弟弟玩游戏嘛。爸爸不语,走出奶奶的房间。
奶奶问弟弟:哥哥游泳课应该去么?弟弟说要去的。奶奶问为什么要去?要去的呀,这是去上课哦。我昨天的游泳课很开心的,老师把我放到救生艇上,然后摇啊摇就把我们翻到水里面去了,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自己是怎样扒拉扒拉浮上来的。然后吧啦吧啦讲了一番哥哥应该去上游泳课。
视频:昨晚弟弟的游泳学校是安全教育日,教练们为孩子套上救生圈,或者抱上救生艇,然后各种的故意摇晃将小朋友翻入水中,然后教他们学会扑腾和呼救。
这个时候爸爸第二次进奶奶房间,问哥哥是否去游泳?哥哥依然摇头说不想去,要和奶奶玩游戏。奶奶对哥哥说:今天我头晕不出门,但如果需要的话,奶奶可以陪你去。哥哥沉默不语……奶奶讲:上游泳课或者做其他事情,都要坚持;一次不去,以后可能会都不想去了呢。哥哥依然沉默。
爸爸第三次来请他去游泳的时候说,如果你身体不舒服可以不去的。哥哥不断摇头。爸爸问是不舒服还是不想去?他不回答,依然摇头。爸爸笑着说:如果你没有不舒服,那还是要去的哦;如果不去,游泳课的30元学费就要从你的储蓄卡里扣。这个时候哥哥虽然还是沉默不语,但在客厅里不开心地走来走去,最后终于呜咽……
奶奶问爸爸:现在去还来得及么?爸爸说可以的,就是少游一点时间,又再问哥哥去还是不去?抽泣着的哥哥闻言默默跟着爸爸走出去,忽而又转身进来,抽了两张面巾纸,一边擦眼泪一边上了爸爸的车。妈妈从楼上下来诧异地问:奶奶没有去?奶奶回答:哎呀,哥哥变化太快,奶奶跟随也来不及呀。
哥哥去游泳后,奶奶对正在玩耍的弟弟说,一会儿哥哥回来,我们给他大大的拥抱,为他鼓掌好么?弟弟不断点头,用天籁之音说:好的。
朋友留言:“偶尔也是可以顺孩子的意思。”奶奶的回复:“嗯。他爸爸的态度是,道理讲明白后,选择由他自己决定,大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奶奶赞同对孩子要从小培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奶奶一边发朋友圈留感想(因为很多想法与感悟若不及时记录,后面会再也想不起来精彩之所在),一边陪着弟弟玩。没有多久时间听到大门被打开,爸爸与哥哥回家了。奶奶和妈妈都诧异:游泳课结束了?爸爸告知,因为放秋假游泳课暂停。哦,虽然没能游泳,但今天爸爸与哥哥的沟通非常成功,哥哥由此明白了一些道理:坚持,选择,负责。
按一天时间来算,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大约占25%,睡觉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多,占33%,剩余42%的时间几乎都待在家里,而且是保持着清醒状态地闲逛、玩耍、探索。恰恰是他们在家的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对他们的日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责任。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通过一些约定设计,让孩子和家长都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不仅教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激发孩子的自信,提升孩子的内在动力。“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进而养成孩子的负责任的精神,养成契约精神,最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