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下棋与弹琴异曲同工之妙:左右脑的共同训练

标签:
左右脑同时训练幼儿弹琴与下棋结构性训练钢琴节拍器 |
分类: 亲情 |
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
一晃小哥俩从上海回悉尼已经两周了,他们一家四口又回复紧张忙碌而又快乐成长的生活模式。
妈妈周六发来一个小视频,说晚饭后哥哥与爸爸下了一盘国际象棋,他平时课后在班上看小朋友下,已经看会一些规则了。
奶奶看后留言:哥哥对下棋很喜欢呢,在上海与爷爷和爸爸下陆战棋不亦乐乎,现在又琢磨国际象棋,以后可以报个棋类兴趣班试试。会下棋的人空间想象能力很强,会弹琴的人记忆里都能胜人一筹。逻辑脑+艺术脑是一种很不错的智力组合。
妈妈:学校课后有国际象棋课外班,和机器人课同一时间,要是他有兴趣下学期给他报国际象棋课。
奶奶的直觉是左右脑的训练有所不同,用自己心理学的常识简单概括为逻辑脑和艺术脑。为什么说学棋可以协调锻炼左右脑?因此回复妈妈:嗯,可以试试的。国际象棋对逻辑推演、空间训练很有益处,可以同时锻炼左右脑。对幼童来说,通过打基础的结构性训练,会比单纯的记忆性训练更有益处。
从知乎上奶奶得知: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博士的观点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在机能上是有分工的。其中,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也就是理解、推理、逻辑、排列等等,而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也就是情感、空间形象记忆、想象等等。相对来说,右脑具有图像化的能力,例如想象力、创造力、自动演算,许多“高级思维”能力都取决于右脑,所以,许多人都会热衷于开发右脑。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右脑的开发是为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而不是取代左脑。左、右脑的功能是需要协调发展的,二者密切配合才会从整体上开发大脑。
在下棋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当前局势的优劣,这里用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思维,也就是我们左脑的能力;而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我们又需要根据已有的局势,在脑海中演算接下来自己的行棋顺序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除此之外,在对局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复盘分析本局对弈的得失,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右脑了。
通过与其他人对弈,可以有效地锻炼大脑的这种“筛选功能”。如果在脑海中有一些其他的思维,就有可能导致输棋,因为你的对手没有在你注意力不集中时谦让你的义务。这就会激起孩子的好胜心,从而提高孩子对局时的注意力。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孩子将学棋作为自己的一项兴趣,而不是一项“任务”,否则他有可能只会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
周日,妈妈又发来一段哥哥弹钢琴的视频,奶奶一听就发现了与平时的不同之处,那啪嗒啪嗒的节奏,不是哥哥手指力量增强后而能发出的,弹琴时加了节拍器?一问妈妈果然是的。
奶奶不会弹琴,上海家里也没有会弹琴的人。之所以发现节拍器的存在,只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判断而已。于是又上知乎询问节拍器的作用。
钢琴节拍器是用耳朵听清楚每个音的节拍切入点,跟着节拍器进行练习。先从较慢的速度开始,确保自己能够跟上速度,并较为稳定的将曲子弹奏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起对快和慢的认知,还可以逐步提升对曲子的熟练程度。
如果没有使用节拍器,可能会在心里默数节拍,或用唱拍、脚打拍的方式来代替,这其实等于你在弹奏中又多做了一件事。所以跟着节拍器练习,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分担大脑的工作量,使弹琴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钢琴演奏者大脑额叶更容易形成联结。额叶是大脑中很灵活的部位,它控制着人的情感反应,社会行为,甚至冲动情绪。如果大脑额叶连接更紧密,那么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就比大多数人更强。这还意味着,钢琴演奏者可能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执行多重任务的技能,且有更丰富的创造力。
看着哥哥认真弹琴的背影,奶奶被感动到了,学会任何一种技能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下棋与弹琴异曲同工之妙:左右脑的共同训练。任何一点小小的成功,都隐含了无数寂寞、反复地训练,奶奶认为这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在坚韧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