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六:总爱错人,怎么办?

(2022-12-11 21:58:54)
标签:

读书笔记

情绪自控

单向关系

情绪消耗

爱情的本质

分类: 学习天地

20221211日星期日

这个题目李筱懿是怎么写的我不知道,读起来感觉吧。

李筱懿:感情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什么叫“爱错人”呢?我的理解是:这个人不能回报我们爱,或者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无法在这段感情中获得成长,反而不断失望,折损、消耗掉了自己本来的能量。这段话很书生气,读书人是看得明白,一般人就觉得拗口,大白话就是爱错人了呗,关键是怎么办?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六:总爱错人,怎么办?

不要让亲密关系,变成情绪消耗

这一章节,李筱懿以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做分析。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出身平凡。外貌有些优势。她期望以此跻身上流社会,在不断寻求依靠的过程中,以此又一次落空,最终结局凄凉。

王琦瑶的故事读来有些悲哀,但肯定每一位读者的悲哀是不同的。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男人的女人,结局总是不太好;但是,太多独立与清醒的女子,时时处处有自己的见解和行为,如果不能有一些柔软或为他人牺牲的精神,也不见得有太多世俗的幸福,好在独立女性并不在乎世俗的认可。女性不是生来具备独立、清醒、成熟等特质,而是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爱情产生的情绪困境,有时比它带来的快乐更多。

为此,我倒是赞成:“不要让亲密关系,变成情绪消耗。”只是能做到的人并不多。所谓个人自有各自的福了。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六:总爱错人,怎么办?

什么是情感中的“单向关系”

王琦瑶之所以一生不幸福,是因为“遇到的人不对”么?我同意李筱懿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总是遇见错误的情感对象,TA最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情感模式出了问题?”

“单向关系”不仅指单恋,也指在亲密关系中,一方过于依赖另一方,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另一方身上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并不是一次性定型,而是在长久的了解、试探、拉锯中逐渐形成,任何人的主心骨都是自己,出让主动权只能让自己陷入情感被动。

“单向关系”有两种表现:

一种看似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但这些需要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不能明白自己内心那个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情感的尊重、物质生活的稳定,还是温馨的陪伴?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去寻求符合需求的人,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另一种好像自己不配得到关心和体谅,内心充满“不配得感”,觉得自己只有任劳任怨付出,才能为此一段感情和婚姻。

“单向关系”把需要两个人共同维系的亲密关系,变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主演”感受到巨大的情绪消耗。也因此才有上一小节的标题:“不要让亲密关系,变成情绪消耗。”

其实真正的快乐从来不是外界的某个人给予,而是发乎自己的内心。快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感情,当你内心有快乐的光源,投射到外部事情上,其他东西就会闪闪发光。可是,如果快乐的光源在外面,不在你的内心里,必须依靠外人外物的单向照耀,那你就会处处依赖别人带来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通常是假象。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六:总爱错人,怎么办?

从“不配得”到“我值得”

亲密关系的裂痕,很多时候来自不能体察对方的痛苦和努力,否定对方的价值。

心理学上的“不配得感”就是一种极低的自我价值观念,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别人对我好,不配拥有美好的东西。翻译成内在心理语言就是:我不值钱,我用的东西也不值钱,我的情绪也不值钱。

和“不配得感”相对应的是“资格感”,在心理学中更有一种疾病叫做“资格缺失”。这种疾病用情绪化的表述叫做“自卑”,但又和自卑存在很大区别。自卑,更多的是对自我的缺点进行心理暗示;“资格感缺失”是对情感对等性产生怀疑而导致病态心理。

另外,很多人的“不配得感”还可能因为低自尊。低自尊,是对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有负面的信念,低自尊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配不上自己身边的人。那么,怎样改善“不配得感”呢?有这样三个好用的方法:

第一,请坚定地去发现自己的价值——你能够给别人提供哪些帮助、解决哪些问题?别人夸你有怎样的优点,因为哪一点而喜欢你?这就是价值。

第二,请坚定地去发展自己的核心价值——你最擅长做的事情,往往就是你的“核心价值”。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并且在这件事情中不断取得成绩;反过来,取得的成就和认可,又会坚定对自我的肯定。

第三,请远离那些习惯打击和讽刺你的人,一路收集正向反馈。人在顺境中看不出鼓励的重要性,但是,每个人都有低谷,迷惘甚至自我怀疑的时候,每一句鼓励的话就会成为黑夜里闪光的星星,支撑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出谷底,一点一点积攒起信心。

拥有一件美好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当你感觉到自己“配得上”某个人、某件事,就会在关系中更加自如,情绪上更加松弛。

读《情绪自控》笔记之六:总爱错人,怎么办?

李筱懿的理解:爱情的本质,是更加了解自己

谁对谁错?生活方式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没有经历过深入的爱情和婚姻,一对男女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确自己和对方的需求。我不觉得结婚是爱情的归宿,没有走进婚姻的爱情都是失败的。因为真诚的爱情,本身就是一次探险。在探险开始时,没有人知道我们会达怎样的终点。

你是否觉察或同意:我们选择的爱人,都是当年自己的缩影,是我们最真实的情感需求,毕竟没有人拿枪逼迫你和他恋爱结婚,而且那个人是当时我们所能找到综合条件最好的男人。

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也明白对方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才能在爱情中保持舒服的状态。

一个女人/男人的成长,不完全来自某个男人/女人是否喜欢我们,更多来自我们喜欢自己,接纳那个真实的自己。

按照常理来说(因为现在不要婚姻的人很多),爱情的结果是婚姻。爱情是否决定婚姻的成败?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