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倔弟弟徒步1.2公里自己走到幼儿园

(2022-07-09 18:57:50)
标签:

老二定律

老大与老二

因材施教

分类: 亲情

202279日星期六

前天早上,悉尼儿子的家,儿媳要送两个孙儿到幼儿园,怎么也找不到汽车的钥匙,无可奈何之下,决定与爷爷、小哥俩徒步去幼儿园。

幼儿园说远不远但又不近,有1.2公里的距离,大人平时匀速走约20分钟。弟弟两岁半也不到,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所以妈妈预备了一辆简易儿童推车,想推他一段路程以节省体力。

图片1:倔弟弟

不想这倔小子怎么也不肯坐上手推车,要妈妈抱,爷爷抱。。。这么长的路肯定是抱不动小胖球弟弟的。面对他的大哭大闹,妈妈要爷爷硬硬心肠不予理睬,哭了一阵看看没戏,弟弟还坚持不坐手推车,只是搀着妈妈的手,跟着带路的哥哥,由爷爷压阵,一行四人走走停停,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徒步走到幼儿园。爷爷说简直就是奇迹,妈妈说好在天气也不冷,带着他们沿途看看公交车,欣赏着路边的风景,感觉没那么久就到了

晚上回到家里,哥哥累趴了,晚饭都没有吃就上楼睡觉,弟弟则依然生龙活虎,丝毫没有徒步后的疲惫,爷爷说这可真是奇迹,要奶奶给予记录。

图片2:开朗的弟弟

弟弟现在两岁半不到,自我意识非常强,什么都是“弟弟要,弟弟弄,弟弟来”,凡事必须亲力亲为,别人不能代劳。譬如每天到幼儿园,必须由他嗯电子门禁,哥哥摁了他就不开心,非要把门再关上,由自己摁才作罢。但弟弟也不是傻倔戆做,真到弄不好的时候就会求助:爷爷。。妈妈。。爸爸。。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

小工程师哥哥有太多的乐高零配件与作品,有自己的工作台,弟弟晓得那里是禁区,轻易不会侵扰,否则哥哥会气哭的。昨晚就是哥哥在搭乐高猫咪,弟弟走到工作台边看得手痒痒也想参与,哥哥是当然不允许的,但看着弟弟很眼馋,就请爷爷把自己一箱子的乐高散件拿出来给弟弟搭,不想弟弟却不要,就是想碰哥哥手上搭的,那么就开始战斗了,以弟弟大哭倒地,爷爷劝慰爸爸抱走而宣告结束。哥哥却用这一堆散件,自创了儿童乐园与小火车。当然两只乐高小猫咪也完工了。

图片3:哥哥的作品:乐高俩猫咪

幼儿教育是“不教而教”,一是正面习惯的培养,二是负面行为的改变。前者的秘诀是“做就对了”,后者的秘诀是“见招拆招”,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增强感受。因为2~3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独自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追求自主性,有一种“我无所不能”的错觉,碰壁、挫折、大人的干扰,会打破孩子的自豪感,他们就会用对着干的形式发泄自己的沮丧、羞愧、愤怒,以及更深层次的内心受伤感,这就儿童发脾气背后的心理机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就比如哥哥,在他疲劳的时候,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或者有大人还不察觉的问题,就会闹情绪,拧巴,哭闹。每当这个时候弟弟就特别乖,自己在旁边静静地玩,偶尔还会拿一张纸巾给哥哥擦泪。爷爷发现,到弟弟发脾气的时候,哥哥又特别善解人意,不吵不闹或帮着哄哄弟弟。

图片4:哥哥的快乐!

如果希望孩子少发脾气,或者发脾气可以适可而止的话,家长的介入态度和方法很重要:

第一:用心仔细观察孩子发脾气的具体情况,什么时间段、由什么事情引发、发展过程如何等,弄懂“究竟发生了什么”再介入,从而增强父母处理此事的把握和耐心,从而顺利解决情绪小风波。

第二: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支持与鼓励的态度,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当多次尝试失败后,大人及时介入,不露声色地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让孩子自己发现新的解决之道,重新激发他/她的兴趣。

第三:发脾气是种心灵倾述的方法,爸爸妈妈要做到全身心地倾听,安静地陪在身边,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温柔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轻轻拍拍孩子的背,告诉孩子“我感受到你很难过。”孩子觉得被接纳和理解之后,情绪自然就环节过来,自己会转移注意力,开始新的探索。

图片5:活泼的弟弟

老大稳,老二欢。老大自律意识以及做事需要深思熟虑的态度,智商更高;老二成长起来没有较多压力,因为要和哥哥争父母的宠爱,弟弟的性格会更有竞争性,合作性更好,性格也更加独立和健康,会给人一种情商颇高的感觉。小哥俩性格互补,爸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最佳。

倔弟弟徒步1.2公里自己走到幼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