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大寺
标签:
新疆第二大清真寺龟兹文化龟兹和库车多种宗教文化伊斯兰宗教法庭旧址 |
库车大寺是新疆境内第二大清真寺,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大寺位于库车市热斯坦街道,离库车王府挺近。库车大寺建于1559年,距今已有460余年,历史上它遭遇过数次火灾焚毁、修复,最后一次火灾后,1931年重建。目前看到的是截止2004年,库车县对该寺进行全面加固维修后的样貌。
↑ No.1
库车大寺
↑ No.2 库车大寺正门
库车大寺总占地面积9040平方米,外观高大、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展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无论是建筑类型、门楼的艺术造型,还是建筑细部的设计都是较为罕见的建筑艺术实物,尤其是表现建筑细部的砖雕、木雕、彩绘,对于深入研究西域建筑装饰艺术尤为宝贵。
↑ No.3 大门上的尖拱和壁龛
库车大寺的大门中上部有尖拱,用石头雕花而成,两边有砖砌壁龛。绿色的大门是穆斯林尤其喜欢的颜色,绿洲是沙漠中的生命与希望。
↑ No.4 多元一体的龟兹文化
龟兹(拼音qiu cí)国曾经是中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强大之国,国都延城(今新疆库车)。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鼎盛时辖境相当于今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龟兹还是当时西域的重要佛教中心,玄奘西行取经曾在那里受到热烈欢迎。
西汉时龟兹隶属于匈奴。公元前77年(汉昭帝元凤四年),龟兹服从于汉。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汉廷在龟兹东乌垒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唐朝时(658年),将设立在交河城的安西都护府迁移至龟兹。
大约11世纪末,龟兹由佛教皈依伊斯兰教。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龟兹归入清朝版图,定名库车。
以上就是龟兹和库车的历史渊源。
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宗教、文化、经济等极为发达。龟兹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龟兹乐舞发源于此,此外当地冶铁业亦闻名遐迩。
↑ No.5 礼拜大厅
库车大寺主要由礼拜大厅、宣礼楼、宗教法庭三大部分组成。是供信教徒礼拜时使用的大殿,面积279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3000人做礼拜。分内外两殿,外殿由84根圆木柱支撑,内殿由4根圆木柱支撑。木柱表面刻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图案装饰,柱头都刻有不同的装饰及缤纷彩绘。
↑ No.6
外殿84根红漆圆木柱 + 拼花石头地面
↑ No.7
两侧
↑ No.8
两侧
↑ No.9
↑
No.10
↑
No.11
↑ No.12
多彩的顶棚
↑ No.13 多元文化交织的彩绘藻井
当你脚踏主廊道拼花的石头地面,环顾大殿,仰望天花藻井时,能感受到时光岁月荏苒,庄严肃穆永存的氛围。
↑
No.14
↑ No.15
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魅力
↑
No.16
↑
No.17
↑ No.18 龟兹是多种宗教文化的汇聚之地
这里曾流行过原始宗教、萨满教、袄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尤以佛教最盛。多宗教并存的格局和演变,留下了许多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
↑ No.19
龟兹古代石窟精美的绘画艺术
↑ No.20 龟兹石窟
龟兹石窟是古龟兹地区大小七十二处佛教石窟遗存的总称。包括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赛姆、克孜尔尕哈石窟等。
↑ No.21
龟兹与中原交往的历史
↑
No.22
↑
No.23
↑ No.24
宣礼楼
↑ No.25 宣礼楼介绍
宣礼楼——库车大寺的主要建筑,楼高18.3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将拱门与尖塔巧妙结合,展现出中亚建筑的独特魅力。绿色的穹顶呈现出宁静和谐的美感,门楼顶上是宗教公职人员召唤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可以鸟瞰整个库车城的美丽街景。
↑ No.26
宣礼楼内部穹顶
↑
No.27
↑ No.28 伊斯兰宗教法庭旧址
库车大寺庭院内,还保存着一处伊斯兰宗教法庭旧址,是新疆现存为数不多的伊斯兰教司法机构遗址。在这栋形同民宅的小屋里,当时的伊斯兰法官曾凭借着一本《古兰经》审理所有民事案件。这一历史遗迹为研究当时新疆的宗教、法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
↑ No.29
大寺庭院
↑ No.30
大寺庭院
↑
No.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