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宝玉出家 |
分类: 细读红楼梦 |
贾宝玉为何宁愿出家?
一般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自都有个团圆或不团圆的结局。譬如《会真记》所写的始乱终弃,那就是不团圆。而《西厢记》末尾写的是有情人成了眷属,大团圆。对于《红楼梦》,我们还是不妨先把这部书的一百二十回当作一部整个作品看。那结果是不团圆。而讲到爱情,讲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红楼中主人公贾宝玉在这一方面诚然是失败的,没有团圆。然而,我们又不能说《红楼梦》的结尾没有一个团圆,贾宝玉毕竟有了归宿。
当年贾宝玉在林黛玉香消玉损后,贾宝玉不仅迎娶到了薛宝钗,而且也高中进士。贾政也得以官复原职,看起来如此美好的结局,贾宝玉却和那一僧一道走了。他为何最后宁愿“出家”也不愿和宝钗过日子呢?“宝玉出家”是《红楼梦》当中最后的情节之一,但这个情节却很是耐人寻味,至于宝玉为什么会在最后选择出家?
首先,可以说是看破红尘的结果。提起《红楼梦》,至今我们都沉浸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之间的美好爱情中遨游着”,对于宝玉出家,读者们真的都能理解和愿意接受。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后心灰意冷才选择出家的,再加上贾府后来的家破人亡,更给了贾宝玉看破红尘,内心以摧毁。
平心而论,贾宝玉其实并不是个什么无用的汉子,他倒几乎是个天才。要是容许他自己去发展,他说不定可以成功一个很出色的诗人或慈善家。可是,他的家庭不容许他这样干。于是,他面前就只有两条路,必须选择一条。要不就勉强自己就范,或至少表面上是装做那个样子,去适应他所住的这个环境;要不就从他所住的这个环境超脱出去。现实中的种种遭遇,都与他的希望相反,他所期求的幸福终于是个幻影。宝玉最后的确选择超脱,非归宿到出家不可。
如果他诸事遂意,他会不会出家呢?如果他父亲用种种方法满足了他,他会不会只因为看到了一般的人生痛苦之故,而毅然决然舍弃自己这种舒服生活,去超度众生呢?很显然,这是很难说的。贾宝玉的出家,只是为了要摆脱他个人的苦闷,这实在是出于不得已。要是他不被逼到这么一个境地,即使他已经认识了这世间相,他也未必会走上这一步。(丽华心语)
其次,未来谁是宝二奶奶?围绕着到底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一直是贾府的权利之争。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位绝妙女子,终日围绕在贾宝玉周围。在贾宝玉的内心当中,他当然更加偏向于喜欢林黛玉的。但是对于贾宝玉的婚姻,并不是由他一人所能够做主的,甚至从很大意义上来说,贾宝玉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一点点支配的权利。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不可避免,因为宝黛身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袭人等“地位”、“关系”之中,或者说是一种“合力”致使“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这种悲剧,人人随时都可能遭遇和经常迫不得已地在制造,因而是“悲剧中之悲剧”……“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黛玉死后,紫鹃就再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和任何的指望,也看破红尘中的纷扰和世俗的恩怨情仇,最终紫鹃决定遁入空门。
黛玉最终泪尽而亡,宝钗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可是她似乎一直都是求而不得。最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即使得到了他的人,也是一具空壳。宝玉对她毫无感情可言,这一现实,对于宝钗这样一位冰雪聪明的女子来说苦不堪言。宝钗永远走不进宝玉的心理,何来不也是悲剧?
在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拜堂之后没过多久,“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贾府便迎来了抄家,贾府这样凄惨的结局是必然的。如果贾宝玉内心当中真有薛宝钗的话,那么在贾府沦落之后,二人之间的感情就会得到很好的体现,但事实正好相反。
薛宝钗为了金玉良缘却落得宝玉出家,实际上宝玉还是践约他与黛玉“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