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2019-07-24 07:43:10)
标签:

红楼梦

黛玉

分类: 细读红楼梦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进贾府后和其他姑娘一样每月二两月银,为何她敢随意打赏下人?究竟有多少财产带到贾家?一直成了人们关注话题。红楼梦作为一部反映现实风格的作品,书中对此没有明确交代,这必然会引起人们许多猜想,有的人认为她没有钱,客居贾府;有的人则认为黛玉继承了林家丰富家财。我是偏向后一种意见的,因为曹雪芹多处暗写证明林黛玉绝不是一无所有的孤女,而是一个家私丰厚的真正的千金小姐,但是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用意在表达什么?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一、从考量林黛玉身世来看曹公突出红楼“女儿”清澈

我们在考虑林黛玉是不是一个家私丰厚真正的千金小姐?很容易把她跟清代的现实背景结合起来考量,这一点不能不看。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曾经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也就是《红楼梦》中林如海两淮盐政这个角色,每年可以有五六十万两的“羡余”,这个羡余可以由曹寅自己支配,但也不都是他自己用了,他要给清朝办事,资助地方官员、赈灾的事情等等。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所以,我们会考虑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大概每年也有这样一个收入。林家四世列侯,一代钦点巡盐御史,属于富贵之家,况且当年贾敏的丰厚嫁妆,林如海又极爱唯一女儿黛玉,早已为她的将来终身做好了打算。

再说曹雪芹也一再提到,林家并没有什么人和黛玉分享家产。林如海在夫人贾敏去世后,明确表示了自己己过半百无续娶之意。没有儿子的林家,尤其是钟鸣鼎食的贵族之家,他完全可以从林家宗亲远族过继一个儿子继承香火,这种做法也是很正常的。但林如海没有这么做,他要尽可能多的将林家财产变作黛玉的嫁妆,给黛玉未来一个保障,这完全合乎情理的。于是曹雪芹在书中两次暗写了财产的转移: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第一次写林如海委派女儿的老师贾雨村护送黛玉入贾府,保护好林黛玉随身携带的财产,但是曹雪芹让林黛玉低调地只随身带了年幼的雪雁和自己的奶妈王嬷嬷过去到贾府。做为回报,林家出了不少的钱并调动关系帮忙贾雨村官复原职。在林如海看来,为了女儿的安全和将来,如此的花费是值得的。

第二次写林如海病重,急召女儿回家。为尽最大能力为女儿转移财产。林如海临去世前唯一的牵挂就是她的女儿黛玉,古往今来,天下的父母皆是如此。贾琏护送黛玉回家,处理完林如海的后事,曹雪芹明确写了:诸事停妥。

所以,林黛玉绝对是家私丰厚真正的千金小姐,她的气质固然是天性使然,可是曹雪芹并没有把她写成富二代,而是一个低调、从不招摇显山露水、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曹雪芹在红楼梦坚持突出“女儿是水做的骨头”,那样地冰清玉洁。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二、从人性和品德去考量黛玉没有封建礼教等级观念

曹雪芹不吝笔墨的在《红楼梦》两次写到黛玉打赏下人,曹雪芹用意很明显。

一次是第二十六回,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

另一次第四十五回,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一个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黛玉两次打赏下人,一次是随手抓两把,另外一次是几百钱,这两次打赏的数额并不少。黛玉也和其他贾家姑娘一样,每个月只有二两月钱,可是黛玉能够随手赏人从不吝惜说明黛玉完全没有封建礼教等级观念,曹雪芹用意在表达:

一是黛玉具有良好的教养。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自然是具备了名门闺秀的素质,不仅知书而且达理。黛玉客居贾家,虽有贾母的疼爱,但黛玉并没有仗着这份疼爱,嚣张跋扈,反而是小心谨慎,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想落人口舌,惹人笑话。黛玉也和其他贾家姑娘一样每个月只有二两月钱,可遇到需要打赏下人的时候,她会出手大方绝不在乎,她不以人的富有和贫穷来是喜好,因为黛玉懂得尊重;懂得奖赏每一个为她付出的人。

二是黛玉具有理家才能黛玉除了每个月有二两月例外,贾母还额外给她的零花钱,这个数目也不小。曹雪芹这样写林黛玉每月二两月银敢随意的打赏下人,意在表达黛玉虽然很有钱,但是黛玉并没有像一个守财女全部占为己有,而是拿出一部分在他的丫鬟们中进行再分配。书中虽然没有明确写黛玉制定再分配的标准,但不会像打赏一样的。这样一来,潇湘馆的丫鬟们的收入,比其他各房的丫鬟们都要高,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会更高了。

 

曹雪芹为何没有将黛玉写成富二代?

虽书中从没描写过林黛玉如何治理潇湘馆,但潇湘馆却从未发生过偷窃等事情,潇湘馆平日井井有条,气氛和谐。如果黛玉真是无为而治,能达到如此效果,这样高的心智手腕很少人能具备。连凤姐都将她的聪明与宝钗并做一个高度,如果不是美人灯风吹就倒的身子限制,后来和探春一起主持家务的就可能是她而非宝钗了。

事实上,黛玉对贾府的经济状态也是相当敏感的,特别是在收支平衡上,不过她不当家,只是对宝玉闲谈时提起:“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这种见识,出自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不由得心生敬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