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庸与大观园红楼梦 |
分类: 细读红楼梦 |
揭秘金庸祖业水西庄与大观园的渊源
那天当晚,获悉金庸仙逝消息后,想起金庸先生与天津有着极深的“血缘关系”,那就是令金庸极为神往的水西庄,一座占地百亩的宏大的私家园林。这座由天津盐商查日乾、查为仁父子经营的私家园林,是很有名望的,曾经引起了乾隆皇帝四次驻跸此处。并留下御笔诗三首,且“芥园”一名也由乾隆皇帝所题。当时查氏家族分为南北两支,南查是浙江海宁一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就是南查后裔,金庸先生原本叫(查良镛)。北查则是津门水西庄的查氏。
2000年夏天,著名武侠作家金庸(查良镛)先生第一次来到天津,希望亲眼看一看南运河边的先祖故居水西庄遗址。
水西庄,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扩建兴盛于乾隆年间。在清代已有三座著名的私家园林被誉为“大运河畔的三颗明珠”,其中的一座就是位于天津南运河畔的水西庄。围绕着水西庄还有一桩公案,那就是水西庄被认为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水西庄与《红楼梦》大观园原型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的渊源?
曾经繁盛一时水西庄,再次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大观园风景园内雕梁画栋、奇花异草,曲径通幽。不仅让刘姥姥看花了眼,任何一个普通老百姓见了这气势都瞠目结舌。而曹雪芹几乎没有经历过这富贵豪华的生活,所以曹雪芹构思大观园的时候不可能只靠凭空的想象,而是应该有一所或几所清代园林花园作为原型,在经过艺术加工而成。那么大观园与水西庄究竟又有什么联系呢?
之后,又把年幼的曹雪芹托福给了水西庄的查家。就这样查家水西庄成了曹雪芹的避难之所。长期的耳熟目染,这座私家园林中的楼台景致,豪华生活以及丰富的文物藏品都给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也因此成为了《红楼梦》的部分素材。
也许是水西庄人杰地灵的缘故,加上江南的文人才子几十位都曾经客居过水西庄,所以水西庄是个文化大观园。影响了他的妻子儿女都能作诗,比如查为仁的妻子金志元是名门之后,她作的诗非常漂亮。他们几个闺女都能作诗,她们的诗风特别像《红楼梦》里头的诗风。她们的诗有的收录在《津门诗抄》中一直流传至今。
水西庄在一百五十年的兴衰中,曾经举行过一千多场诗会,这种盛况曾经记载在《天津县志》中。所以说曹雪芹至少借鉴了水西庄的人和事,因为不论是诗词唱和还是举办诗社都和水西庄的情况如出一辙。《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正副册,这数字在查家也多有记载,如查继佐家“买美环十二,查氏女乐遂为浙中名部”。大观园中的金陵十二钗,众然超凡脱俗,冰清玉洁,但终究逃不过相同悲剧的命运。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轩馆的名称竟然与水西庄中轩馆的名字有着惊人的相似。水西庄中有一著名胜景“藕香榭”,大观园中也有一处胜景“藕香榭”,水西庄那个“藕香榭”跟红楼梦那个“藕香榭”三个字完全一样。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与水西庄有许多符合及暗合的地方,说明水西庄和红楼梦大观园的有个渊源关系。
虽然现在的水西庄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如果翻阅《红楼梦》还是能从大观园如诗如画的景致中,领略到水西庄的一代名园风采。
因为金庸先生对于《红楼梦》非常有研究,水西庄又是查家的祖业。2014年,85岁高龄的海宁市金庸研究会会长王静三,也是金庸先生的堂弟受金庸先生委托来天津,了解水西庄研究进展。金庸在香港的一次聚会中,专门找一位天津教授,兴奋地告诉他:“查家在天津有一份祖业,叫水西庄。”
注:参阅文献:韩吉辰著《红楼寻梦.水西庄》;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