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哈姆雷特看红楼梦悲剧不同在哪?

(2017-06-26 09:05:58)
标签:

《哈姆雷特》

《红楼梦》

莎士比亚与曹雪芹

曹雪芹

红楼梦

分类: 细读红楼梦

从哈姆雷特看红楼梦悲剧不同在哪?

 

  莎士比亚创作于17世纪初期的《哈姆雷特》与创作于18世纪中期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两部经典的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虽然两部作品相差一个世纪,笔法不同,却共同我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剧的世界。因此有学者把曹雪芹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除了曹雪芹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还有与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历史时代的明代的伟大戏剧家汤显祖,20世纪的现代剧作家被誉为天才剧作家的曹禺先生。但无论谁享有这个称誉,我们从他们的笔下仍感受到莎翁就是莎翁,曹公就是曹公。

 

从哈姆雷特看红楼梦悲剧不同在哪?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索。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及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哈姆雷持》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

《红楼梦》则是围绕贾氏家族兴衰为主题,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为主线演绎的一场大悲剧。从贯穿其中看似家庭琐事及闺阁闲情居多的喜剧中,时而又演变成一出出闹剧中。看到了曹雪芹全面的、多角度的给我们展现出当时封建社会的悲剧;女人的悲剧;皇权至上的制度的悲剧;宝黛钗三人观念的悲剧;宝黛钗三人个性的悲剧;家庭权力斗争的悲剧;阶级地位转换的悲剧;最后彻底葬送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把黛玉逼上绝路,把宝钗逼成弃妇,把宝玉逼得出家,演绎出一场大悲剧。似乎将中国文化所有的文化内容好象都装到《红楼梦》里了。艺术成就之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同样对中国的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吸引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一生都在去研究红楼梦。这是莎翁和曹公作品笔下展现爱情悲剧的明显的不同之处。

《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全书共计525个人物,共记载了两千多个事情,抛开后四十不论,曹公对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详尽入微的描写,个个都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人物性格也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传统的中国小说描写男子,便是丰神俊美,榆树临风;描写女子必然用的词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我们很难在这样的描述中想象一个准确的形象。而红楼梦打破了,描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宝钗面若银盆,眼如水杏,黛玉一对似蹙非蹙俏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人物性格突出,为以后的人生命运埋下伏笔

     而《哈姆雷特》则不同,它重在描述故事,一个悲剧故事。我们读哈姆雷特不会很直观的想象出哈姆雷特到底什么样子,你可以认为他是剑眉朗目,也可以会认为是刀眉俊秀,因为莎翁没有做直观地描述,从描述语言的精微角度,曹公的笔更加独到。

      莎翁没有曹公那样的生活经历,所以也写不出那样的笔法,其实就算是有,世界上也找不出第二个。曹雪芹自幼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因为政治原因而没落市井,西山隐居,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这部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公用了一生去演绎着一个不朽的经典,这经典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是无数心血的点点凝聚,是曹公理想的最终涅磐。

曹公笔下的五百多个人物,每一个都是鲜活跃然纸上,血肉丰满呼之欲出,这其中不仅仅是笔法的不同,更多的是文化的差异。曹雪芹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个彻底的地道的文人。其中的饮酒吃茶、猜谜、行令、参禅、斗嘴等,无不体现了大家贵族的细致入微的生活的体验;而讹诈、查抄、晋封、祭奠、官场的明争暗斗、政治风波的波谲云诡更是影射了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岌岌可危。红楼梦里面一个小事情,一个小人物,都有可能成为改变大人物命运和转折大人物、大事情。

中国人是讲究艺术的,红楼梦的完成是在当时文字狱的背景下完成的,曹公有几个脑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评讥时政,议论得失?所以这部百科全书的形成,有更多的历史原因。尤其是中国的封建传统社会。

     《哈姆雷特》与《红楼梦》有很多区别。看莎士比亚的著作是平面的,你看到前面就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红楼梦可不一样,萍聚萍散,人生起伏很大,中国典型的文化的结晶。他是百科全书,里面拉出来一个小话题,一个小事情,都值得你研究探讨半天。这点上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红楼梦》为什么光耀千古?清代人说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她是为天下女儿所作之书,让你品万艳同悲的酒,让你看到这些天地造化的尤物是如何销陨。《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此,之前的著作没有把女儿们看成一个平等的主题来描摹过,而曹公做到了。

   最后的结局,两个世界都被打破了,这大概就是悲天悯人的最终结果。虽然莎翁和曹公阅历完全不同,但是作品表达的东西却可以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