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以仁孝治国当国策最孝顺皇帝?

(2017-05-15 09:41:19)
标签:

汉文帝的孝顺

仁义

治国方略

分类: 历史风云

谁是以仁孝治国当国策最孝顺皇帝


    中国以“仁孝治国”当国策的最孝顺的皇帝,他就是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刘恒。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从小便奉行孝道。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而,汉文帝刘恒可算称之为是皇帝之冠。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中就有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故事。

 

谁是以仁孝治国当国策最孝顺皇帝?



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是南方的吴国人,少时有一位叫许负的看相人曾说过她是大贵之命。她的命贵在哪呢?就贵在她与刘邦曾相识后来又生了刘恒,从此虽不受刘邦的宠爱,但所谓福兮祸兮,因不受刘邦的宠爱而躲过了嫉妒成狂吕后的迫害。刘恒母子远离皇城来到被封的代地,踏踏实实过起了虽贫寒但非常安稳的日子。薄氏是一位有如孟母的贤德之人,教子有方,刘恒的学识修养大多都受其母的影响。

 

             谁是以仁孝治国当国策最孝顺皇帝?



刘恒登基为帝后,薄氏卧病三年,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作为一个皇帝,他只要发一道圣旨,不知有多少太监、宫女前来伺候,但他不唯有如此,才显示出他孝的真心。俗语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刘恒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臣子由衷的拥戴。

刘恒的孝,并非只针对他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皇帝,他对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但他登基的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则是很多皇帝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当时管理民政的中央机关发布通告:凡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九十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送达;其他由啬夫来送达。

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刘恒可说是首开先河。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

刘恒本身是大孝之人,对孝子贤孙自然是惺惺相惜。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说的就是刘恒的事。汉文帝时期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意,此人刚直不阿,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为伍,辞去太仓令的官职做起了普济天下的医生,在一次治病时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他被告误诊害死人命。按当时的法律淳于意当判肉刑,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或脸上刺字,或割去鼻子,或砍去左足或右足。淳于意愁的了不得,这时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自告奋勇要解救父难。她随父到长安受刑,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汉文帝听说奏章系一个小姑娘所写,却也非常重视,最后被勇敢的小姑娘的孝道所感动,召集大臣发布命令,废除了残忍的肉刑。缇萦救父美名扬,刘恒的仁德也随之传于四海。

中华历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汉文帝刘恒以皇帝的身份入选。作为一国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节俭敦朴、厚养薄葬。汉文帝还大力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在他继位后,他就责成审计部门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畜力划拨到驿站。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当时的宴游之所,地方不够用,需要再建一个露台,但他一看预算需用百金,眉头就皱了起来说: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太奢侈了,不建了。

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并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