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丽华心语
丽华心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88
  • 关注人气:4,0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2015-11-24 11:19:14)
标签:

散文

古镇情怀

发表

名镇世界

分类: 随笔散文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附文: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

 

站在我的家乡天津北运河畔上的乾隆皇帝登临处,(这是皇帝历次南巡回京时必经之路,遇到桃花盛开登岸赏花赋诗。)不由的我总是在想这个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怎么一次又一次去了江南?那时,在我看来江南就是苏杭。几年前,我去过一趟江南,恰好是烟花三月时。到了苏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好几个地方,让初到江南的我好好感受到了江南的那种美。江南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也是一个充满浓郁历史文化的江南,做了十来天的江南人,大街小巷也都走过了,对江南有了印象。而几年以后,这种印象至今在我的脑海沉淀回眸总是江南的古镇,充满独特古韵诗情的古镇又夹杂着炊烟味确实使我魂牵梦绕。几年了,我对江南的古镇总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这些年来,我喜欢走进于人文历史气息浓郁地方,喜欢亲近真实淳朴的乡间村落,也喜欢经过历史沉淀以后的建筑,更喜欢聆听那里边的韵事和人文故事。来到江南,很想去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因知道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来到了枫桥夜泊处感受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情感,同行的人给我拍了好几张照片。对于江南,凡我去过的有载体历史建筑物的总是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样说来,是不是物在它的历史就在,故事就是在?江南水乡古镇就是历史遗存最好的见证。浓郁厚重的江南水乡古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乌镇、西塘、周庄这三个,可是对于我只涉足乌镇一次,听说其有相似的所在,又有别致的区分,这别致的区分一直驱动我去感受一下西塘和周庄。我想它们之所以名列万千古镇之上,恐怕与这里的人文与民生息息相关吧。

乌镇是江南水乡著名六大古镇之一,据说历史上乌镇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茅盾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茅盾诞生在乌镇,他的故居纪念馆就在这古镇小巷里。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充分彰显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独特的风韵。有人说所有的家国历史,与民戚戚的才是好。与民萧然远去的怎样浮夸都是浮云。若是一段苏绣里没有苏州鱼米的味道,还是苏绣吗?我很赞同,对于见识短浅的我看来,乌镇它之所以能让去过的人不忘,没去过的人想去,我想就是因为它与人文与民戚戚有关吧。

江南水乡乌镇至今依然保存清代的民居建筑,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光洁的青石板路,古老的吊脚楼,而且小镇里有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修养生息,让乌镇保持一百年前的老样子。这是我最喜欢乌镇的一点,漫步在这样有着古老气息韵味里又夹杂着炊烟味的小镇上的时候,我会感受到小镇的灵动,那这种古老气息韵味里又夹杂着炊烟味就是小镇的魂儿。这种魂儿不仅使我们现代人直面历史时空,而且还真实触摸到历史脉搏。可以说古老的乌镇是一本活化的厚重的历史书籍,它不仅融自天然,更与其厚重文化积淀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文化生态环境,我认为这是乌镇对历史一大贡献。

回眸乌镇街道、民居皆沿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乌镇与北方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江南乌镇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著名文学家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水阁就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但一千年来,就是它默默地陪伴着乌镇勤劳善良的人们度过了他们每一个平凡而实在的日子。一想到这乌镇人依水而居,心中就自然地泛起对河水的一种柔情和情感。因为我也是水的故乡,我出生沿海城市的海河边,长期居住在古老的北运河畔,工作在子牙河畔,一生都和河水相依相伴走过悠悠的岁月,更能体会到乌镇人祖祖辈辈依水而居,对水相亲相依的情感。更能体会到水就是生命线,甚至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在那潺潺流淌的河水里,那潺潺流淌的河水也在吟唱着人类古老文明的史话。于是心头对这水做的乌镇更多了几分爱恋、几分情感。我与乌镇人都是依水而居,而乌镇正因有了水阁,使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使乌镇历史更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那抹情结。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散文:我的古镇情结发《名镇世界》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