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唐玄宗开元的贤相宋璟 |
分类: 历史风云 |
唐玄宗为何用敢跟自己叫板的人
在开元盛世的初年,有一个人他以耿直著称,宁折不弯,是出了名的“铁筷子”。此人就是和姚崇齐名的“开元贤相”宋璟。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称赞其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
宋璟刚直不阿,是出了名的直肠子。他的倔脾气上来,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公然与皇帝对着干。那唐玄宗为何要起用他当宰相呢?宋璟身上的哪些素质打动了唐玄宗呢?
唐玄宗开元四年的十二月份,玄宗就接受了姚崇的辞职,在辞职之前他给玄宗推荐了一个人,就是宋璟。当时玄宗对于姚崇的眼光还是认可的。此外著名的伴食宰相卢怀慎临死之前也举荐了宋璟,可见宋璟当时也是众望所归。但是唐玄宗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除了宰相推荐之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原因:
第一,宋璟是武则天当政以来朝廷里一面道德旗帜。在政坛上,宋璟一直是以反对派的形象出现的。在武则天晚年宋璟是反对二张兄弟乱正的英雄;在唐中宗时期,宋璟是反对武三思乱正的英雄;到了唐睿宗时期宋璟是反对太平公主干政的英雄。一直在当反对派,而且反对的都是当朝权贵。所以宋璟也为此付出了好大代价,三次从中央贬到地方去,“三落三起”的宋璟宁折不弯,疾恶如仇的风骨始终没有改变。现在玄宗想要建立秩序、要建立道德了,这样铁骨铮铮、九死不悔的形象正是他对未来宰相的期望。
第二,宋璟的政治眼界高,而且行政能力很强。在唐睿宗的时期太平公主干权,太子李隆基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时有人提出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让李隆基的两个哥哥也到外地去,让李隆基的两个弟弟担任太子卫队的统帅,这个意见当时是姚崇和宋璟一起提出来的。他能够在这样的大关节上和姚崇想到一块儿,提出这么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宋璟的政治眼光是很高的。
对于宋璟的执政可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守正”。宋璟守正就是坚持原则坚守正道。宋璟守正的突出特点就是直言极谏。宋璟和唐初的一个著名的谏官魏征很像,喜欢也勇于直谏。开元七年,唐玄宗的岳父王仁皎去世了,王皇后和他哥哥就恳请玄宗给他建一座五丈一尺的大坟。玄宗觉得这没有什么,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可是宋璟不答应了,宋璟说王仁皎是一品官,依据制度一品官的坟应该高一丈九尺。如果陪陵的话可以追加到三丈,但绝对不可以达到五丈一尺。制度一旦订立就必须遵守,否则以后谁还尊重制度。玄宗很为难,就说那过去我的外祖父窦太后的父亲他的坟怎么就可以到五丈一尺呢?宋璟说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我不是宰相,我要是宰相我能让他违规建这么高的坟吗?他已经错了陛下您能一错再错吗?再说我劝谏您是想成就王皇后俭朴的美德,也是想成就您遵纪守法的名声,请您好好考虑一下。玄宗一听没折了,这个大坟也没建起来,还倒贴了宋璟400匹彩绢作为对宋璟的奖赏。
还有一天唐玄宗让宋璟给他预期的王子和公主起30个名字,这事没有问题,他不该的是又跟宋璟补充交代了一句话,在这30个王子和公主名字中,特别给我起一个极好听的名字和邑号,让其与其他29个人截然分开。宋璟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他说陛下你既然做了皇帝,就应该有一颗公正的心,现在你让我起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和邑号,这说明你的心已经不公平了。你对孩子不公平当然是因为你对孩子们的妈宠爱程度不一样,这是你的感情问题我管不着。但是感情不能冲击原则,不能冲击公平的这个原则,否则后宫就会出事,国家也会出事。唐玄宗被宋璟给驳回去了,唐玄宗没办法他还得表态,你说的是,我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资治通鉴》有一句总结说得非常地好,说宋璟直言极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宋璟耿直的性格和秉公办事的风格就连唐玄宗也无话可说,宋璟真正为自己在宰相的岗位上加了分。
我先后写了姚崇和宋璟后,从中真的令我很感慨的是唐玄宗的用人方略。唐玄宗适时的让宋璟接姚崇的班,他的这个选择,不仅成就了李唐王朝,也成就了姚崇和宋璟“开元贤相”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