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想走进这故居的小院

(2014-06-25 15:37:07)
标签:

纪念

龚望先生

分类: 随笔散文

多想走进这故居的小院

------读《文化遗产日拜谒龚望故居》

多想走进这故居的小院

 

日前,我读了博友老穆草堂一篇《文化遗产日拜谒龚望故居》博文后,我的思绪开始活跃起来,博友老穆草堂真名是穆森,回族,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创建人/召集人,“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天津水西庄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文化栏目《温情邻友会》主编/主讲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天津历史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员等。自从在博客上认识穆森老师后,了解到他这些年一直为文物保护工作而奔忙。

穆森老师在《文化遗产日拜谒龚望故居》文中讲:“文化遗产日将至,适逢津门大儒龚望先生诞辰百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龚望之于今天,之于天津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和冯骥才先生提及此事时,冯先生惋惜道:“天津对龚望价值的认识远远不够!......

是啊,对于生活在古运河畔的龚望先生,我只知道龚望先生是津门德高望重,久著声誉的大书法家、教育家和收藏家。其书法造诣之深,久为业内外人士所推重。我只记起了在修地方志时,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征集他散落在民间的作品。

穆森老师讲到:“虽然先生已离开我们多年,但走进故居小院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灵气。我走过国内很多文化名人的故居,但像先生故居这样,依旧能完好体现先人精神和文化韵味的,却是少之又少”。读到此时,我忽然有了要走进故居小院的欲望。我知道龚望先生的纪念馆建在古运河畔的西沽公园内,但这小院在哪?我问穆森老师:龚望先生的小院保存着这么完好,坐落在什么地方,可否对外开放?穆森老师回答:“龚先生故居位于红桥区桥口街。说出这个地址,您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这里并未挂牌,不对外开放。几年前,天津市红桥区在一街之隔的西沽公园设立龚望、梁琦纪念馆,但真正的故居无人问津。正因为此,文化遗产日我才到此,再不行动就晚了。”

穆森老师的回答警醒了我,我很惊讶,我居然不知道龚望先生就生活在我的身边,非常惭愧。问题的关键的是,像这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名人故居,确面临着整体片拆迁的危险,深知在整体拆迁片里,做好龚望故居的保护工作非常艰难。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穆森老师讲:这其实亦是我们当前要做的。最好的纪念方式莫过于将这片文化净土保留下来,传承龚望先生的文化薪火,泽被后世!为此必须做一个保护规划,故居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呼吁不如行动,我愿尽绵薄之力先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我非常敬畏穆森老师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欣赏“当胡同日渐消失,当我们的孩子英文比古汉语熟练,那些古老文明的印记便显得弥足珍贵,它们使身陷钢筋水泥数字生活中的我们还能依稀记起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从古观象台前走过,站在午门广场上凝望,或是在秦淮河中泛舟,在虎门炮台凭吊,请记得,有那样一群老人,他们一辈子守护着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让我们今天还能拥有些许历史的记忆”。

今天留下笔墨,就是希望龚望先生故居得到保护,希望名人故居能融入城市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让现在的人们理解这些名人与社会历史发生了哪些关系,使其发挥出巨大的社会价值。真的期盼未来我能如愿走进龚望先生的小院----

 

                              2014.6.25于津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