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道德与法治评课有感2018.4.10
(2018-04-18 20:58:48)分类: 学习体会 |
四节课后,学校邀请了教研室的韩老师进行点评。韩老师从整体上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优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道德与法治要贴近生活,课堂生活化才能让儿童产生熟悉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课上的参与、体验,延伸课下,以知促行。另外同一教育主题,不同学段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同。这符合目标制定适度、适切的标准,也符合学情。
活动设置有效,充分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知识体验和道德情境,活动设计要有延展性。认真研读教参,借助教参加上创造力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课间十分钟》课后反思
本来想多找几位权威人士评完,总起来再整理。无奈,最近学校评课一轮一波无休止,上周的博客记录忘了个精光,打起精神,暂记几句。
十分感谢李宗燕老师和王源老师,第一次试讲时,跟着调课听评课,她们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针对板书不活泼、课堂奖励不及时、课件声音过小等问题进行调整后,匆忙上了战场。
辗转打听到李老师听过我的课,找到她,结果她错过了。不过,她说让我拿着视频找她评课,真是惶恐又感恩。我们就对着视频一边看一边评。真是,无比无比感谢。
刚开始,李老师就告诉我青年教师可以多找名师的视频和文字的课堂实录学习,在名师的课堂导入、各环节的过渡语以及总结上可借鉴学习。除此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并形成自己的风格。课前可以协调班主任,选出学生安排座次,提到这,不得不感谢,刘慧老师和石秀老师为我试课和讲课提供了那么多得便利和帮助。让班主任嘱咐学生统一着装。另外时间仓促,在课上使用的视频和图片应取材于现实生活。
在提交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对回答问题突出的学生要格外留意,相应的环节要找出小帮手来帮忙,有目的地提问,能防跑偏。
课堂用语要简练,有层次,不能车轱辘话来回绕。教师应该站在课堂的前方,不能跟陀螺一样在学生中间绕圈,一是会偏离部分学生,二是自己会体力不支。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老师,一个眼神坚定的老师,一个充满亲和力的老师。
小组游戏时,可以提前下发道具,节省时间,不过要事先跟组长立好规矩,在孩子回答出玩法的时候可以适当板书,以作为游戏中的重要参照。集体游戏时,也要重申游戏规则,愿赌服输,被淘汰的要立即回到座位,这也是游戏时遵守规则的表现。这样既是课堂内容的深化,也可以使游戏顺利进行。在游戏中,出现问题要及时总结,紧扣课时主题,灵活巧妙发挥课堂智慧。
拓展延伸时,可以提问孩子哪些游戏可以在教室玩,或者在课件中出示多种游戏,让孩子选择哪些可以在教室里玩,哪些需要到户外玩,有哪些注意事项;选取学校或者家庭实景,例如坑洼、水坑、楼梯、器材、教室门口、楼道拥挤处等,不安全的地点,让学生谈谈理由。
这也是道德与法治导行的教学目标。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竟然发现口语化严重,哎,语速和口头禅就是我的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