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主题教研之《咏柳》听课有感
(2018-03-28 20:40:17)分类: 学习体会 |
周二下午的语文集体备课围绕古诗主题教学研讨,厉慧老师授课《咏柳》,各位老师进行点评,最后是郑海霞老师针对古诗主题教学进行系统培训。
从刚开始时一起教师面试到一个办公室公事,看到厉慧一路的成长,惊讶于她的勤奋努力、踏实认真,每次听课都被惊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让人心生佩服。落落大方的教态,亲切随和的师生共处,啧啧称赞之余看到自身的不足,不禁汗颜。由《回乡偶书》复习导入,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画面美,再次朗读赞美柳树,歌颂柳树。诗歌朗读吟诵是流行,朗读吟唱或许音乐老师更是擅长,学科交叉互动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好难,难于上青天。另外,需要给自己提醒的是,语文课中的任何类型的课堂都应该看中基础,生字书写指导,田字格的占位和汉字笔顺不能一带而过。任何课堂都不是完美无瑕,那又怎样,我们还都年轻。啊哈。
负责教研活动的郑海霞老师培训中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塑造学生文学气质和文学积累的内在要素。古诗教学应关注四方面内容——创作背景、分析与理解、欣赏与体验、朗读与背诵。
教学设计分六步进行。一、导入,不论是直接导入还是间接导入(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不宜过长。二、知诗人、知背景,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教师讲解补充;三、知诗意,引导学生利用书中插图、注释或是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抓诗眼、抓词语、抓诗句,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尤其是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重点讲解后,学生理解了,就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四、悟诗情,诗的情感要通过朗读展现,在理解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读出重音和节奏,把握轻重缓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五、品诗境,是悟诗情的升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引起孩子情感的共鸣。六、拓展练习、创作诗词。拓展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加大古诗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和诗人更多优秀的诗作,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指导学生运用古诗能力的训练中,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情境,中高段则可以通过课件和音乐,创设适应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培养出具有人文胸怀的小诗人。
真刀真枪地搞教研,累但充实,不荒废时间,不造假表格,不整假材料,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