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w690/0022rYWnty6FRd4Ehfq20&690
《羊道》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阿勒泰的角落》
上海文艺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一版
2013年3月第一版
2013年9月第一版
因为爱上新疆,偶然接触到了李娟的文字,因为李娟的文字,试着去爱整个世界。
李娟是个很有灵性的作者,这种灵性是对生命最细微之处最深刻的体验,而且她能用最自然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这是很多经过刻苦学习和训练的人孜孜一生也许都无法达到的境界,更与一个人的学历和头衔无关。在李娟的笔下,没有什么不值得写的东西,一片云、一朵花、一条狗、一只羊、男人、女人、孩子,缝纫、卖杂货、做饭、吃饭、睡觉、搬家、搭车……,最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是灵感取之不竭的源泉,她用超凡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以或朴素或诗化的语言将最有质感的独特生命体验传达出来,令有着相似情感体验的读者感觉她代替他们道出了心声,从而为她的文字所吸引,在精神与情感上与她息息相通。
李娟写的都是她的经历和她的生活,那种又动荡的又艰苦的日子对于我这样从小生长在大城市里的人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可是她却能津津乐道,我们读到的是乐趣、是感恩、是坚强,而这些情感,无论对于什么样的人,都是可以相通感受的。也许李娟在生活中也曾有过自怨自艾、愁闷凄苦的情感吧,毕竟那么困苦的生活不会总能令人平静以对或者快乐的,然而这样的负面情绪不是李娟想从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也许李娟也是通过书写快乐和观察生活中美好的细微之处给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气吧?
最近连着读了她的几本书:《羊道》、《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阿勒泰的角落》。
《羊道》描写了李娟随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在春夏牧场生活的经历。大凡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城市人对乡村人总有种文明上的优越感,但是当我们彼此更深入的了解后,会发现其实我们各自都有很多地方值得尊重和学习。哈萨克牧民讲礼性,生活简朴物尽其用,遵从古老的传统与自然生死相依和谐共处,虽然生存条件艰苦,却过着一种有尊严和乐趣的生活。李娟描写哈萨克牧民及他们生活的文字中传达出真诚的尊重,也散发着浓浓的温暖与爱意。美中不足的是,较之以前读过的《我的阿勒泰》,《羊道》字里行间的某些抒情稍显刻意了些,某些章节的内容稍稍有点重复,不过不影响整体的精彩程度。要批评的是出版社,校对太不认真了,出现了很多处漏字和错字,好像给美女脸上甩了几处泥点子,很让人不爽。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的文章是李娟比较早期的作品,那时的李娟还怀着少女般的多愁善感,文字多用诗化的语言,读起来不如以后的作品那么舒服自然,但感情真挚,其中散发出的灵性已经很引人注目了。其中有篇《最坚强的时刻在梦里》,最后一段写道:“生命一直陷落在那些岁月里。将来,见到他以后,我要对他说:‘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
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不知为什么,读到这句时我的鼻子酸了,胸中有种情绪翻腾着往上直冲。
《阿勒泰的角落》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且文字很有画面感,我一边读着一边会想,如果我会画插图就好了,用彩色铅笔描画出李娟文字带给我的画面,该有多好啊。这本书里还附了李娟手绘的书签和画片,很可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