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仁堂健康药业注入同仁堂股份的讨论
(2012-07-27 21:16:36)
标签:
01666
600085
b股雄鹰
港股
同仁堂
同仁堂科技
投资
杂谈
|
分类:
田教授作品
|
-
另有一块优质资产同仁堂健康药业估计也得注入同仁堂股份公司。
- 田教授:
-
我也看好同仁堂A股的未来,将是A股的长线牛股。但我们要客观分析。未来,同仁堂集团无法单独上市的资产都会注入股份公司,而不会注入H股,原因无他,A股给的定价高,能融回来更多钱。健康药业要高度重视,她是同仁堂的明星,如果注入A股,那600085同仁堂会成为疯牛。
- 吃亏是福:
- 你分析得对。
不过同仁堂最优质的资产是刚涨价60%的安宫牛黄丸,科技公司占了小头,大头在股份公司。去年底注入股份公司的商业公司也是不错的资产,坐堂医最近很火。
六味地黄丸虽然是第一大品种但竞争很激烈。麦尔海销售额小、增长缓慢,而且集团旗下另有一个化妆品公司,生产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科技公司最主要的感冒中成药也都是一些竞争激烈的品种。
股份公司刚出了个抗抑郁的新药,科技公司很久没出新药。
- 田教授:
- 安宫牛黄丸是两个公司共有,都生产,只是科技公司产量小,或者是由股份公司重点去做。
坐堂医含有医院的成分在里面,是股份公司的亮点之一,如果能把同仁堂中医院整合进去,那就牛了,但目前看不到迹象,需要博弈。我猜集团也有把旗下医院资产整合上市的想法,不过商业公司已经大部分给了同仁堂股份公司,所以不太好整合。另外一种可能是商业公司单独上市,可能性也很大。需要集团、投资者、证监会几方面博弈,证监会的态度很关键,因为涉及到几家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
- 股缘:
- 摊薄了老股东的权益应是有限的. 新药具有定价权的. 不错, 且从近来观察看,集团对同仁堂股份越来越偏向, 包括新药的归属,
这目前格局看, 未来最优质的资产健康药业若要注入,一定也是注入同仁堂股份, 因为它在集团中处主导地位,
未来同仁堂股份的走势很可能会复制同仁堂科技,
期待中...
- 田教授:
-
健康药业注入A股恐怕大家要失望了。分析同仁堂一定要把握一个要点:集团做事的出发点是多融资,因为同仁堂缺钱,另外健康药业单独上市可以做大集团的规模、营业额,这是政绩。六大集团(股份、科技、国药、健康、商业、篸茸)分别上市这是集团已做好的规划,不过如意算盘能不能实现,要看证监会这一关,主要问题是各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国药已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应该是第一个上的,健康药业是第二个。健康药业上的可能性较大
- 股缘:
- 上市估计是慢长的事, 国药申请了好久了. 不过, 从目前的股权关系来看.
六大集团中除去本身五家中有3家一半的股权大同仁堂股份手中了,很明显,同仁堂股份在六大集团占导地位, 尤其是去底把优良资产商业公司注入,
是否启动资产整合的步子? 是否注入先于上市?
- 田教授:
-
-
国药拖时间是同仁堂自己在控制节奏,我和科技公司沟通过,主要是市场环境不好,国药发不了好价钱,原因主要在公司自己。估计也拖不了太长时间了。国药上完后,就该谋划健康药业了。到不一定在香港上,从融资额和政绩各方面看,A股上健康药业最理想。同意股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各公司的发展股份公司都能增加利润,但健康药业除外。健康药业和股份公司无关。
-
- 股缘:
-
记得2前年有人问过总经理梅群,他说:暂不注入。相信暂时不代表永不注入,可能是时机。若是健康药业以后在香港上市,同样一部分资产会注入?就跟目前的同仁堂科技和国药一样,另外,药店这么多,相信有一些业务是相互交叉的,未来是否有整合的需要?谢谢!
- 田教授:
-
现在的问题是健康药业在飞速发展,恐怕要不了太久其利润及营业额就要超过股份公司了。到时就是集团想注入也不行了。而最大的问题是集团做大营业额和多融资的冲动。同仁堂的得意之作是分拆上市(从a股拆出科技H股),这是殷总的政绩,接着要做的就是从科技中又拆出一个国药,又是一个政绩,从历史看未来,所以我不看好健康药业的注入。同仁堂的特点是拆。
你说的很对,健康药业的药店和商业公司的药店以及参茸公司的药店完全一样,存在明显的同业竞争问题,这是制约健康药业单独上市野心的最大障碍。为此同仁堂集团出过一个规定,让健康药业主要搞店中店(应该包括商场店中店和药店店中店两类),商业公司搞整体药店。商场店中店是健康药业独有的,但药店店中店和商业公司的药店依然是同业竞争。另外,健康药业的二股东应该是港资,他们肯定不愿注入a股,这也是一个问题。另外,科技公司也有一个年销售额6000万的药店,这要看证监会的容忍度了。
- 股缘:
-
健康药业发展确实惊人,同仁股份父子却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未来经营不断向好,不管如何,这三家公司的未来成长都是相当看好的.
- 田教授:
-
是的,看好600085和01666的长线走势。现在不是很好,未来空间才大。像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现在很好了,未来空间就不一定有同仁堂大了。
-
- 感觉健康药业更像是个没啥技术含量的暴发户,不是很值得投资。
田教授:
是的,其产品技术含量低,但是同仁堂品牌大啊。另外,高端保健品利润大,不限价,也是关键。但其产品寿命待观察。
股缘:
若是健康药业上市,
国药上市,这样集团下就有四家上市公司.这在上市公司中可有先河?何况若是在A股上市,证监会能批吗? 若是能批,若多久?集团也表状,没有时间表,集团要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必须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这样时间久了,是否要影响集团的计划?个人还是有猜测:健康药业是否会走跟同仁堂科技或是商业公司一样的股权方式模式?
- 田教授:
-
你的猜测也有一定的道理,健康药业注入到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我以为概率小于百分之40。这种情况下只有增发A股向集团购买健康药业,健康药业资产定价不会超过10-15倍市盈率,而要是直接发A股的话最少30倍市盈率,少卖一半以上的价格。这就是集团不愿注入的原因所在。只有证监会实在是不批准单独上市的情况下,才会注入A股。但是集团背后是北京市国资委,背景强大,批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说实话,健康药业的机制远好于股份公司,真注入的话对健康药业的发展恐怕是负面的。
- 股缘:
- 同仁堂科技关注的不够,
同仁堂股份如何对它如何控股的,由于入行较晚,具体情况不了解的。就是想了解,健康药业若是上市,同时跟同仁堂科技一样被同仁堂股份占一定股份,即走同仁堂科技的方式可以吗?
- 田教授:
-
同仁堂股份持有百分之51.02的同仁堂科技的股权。实际上是从同仁堂股份中拿出了一部分资产组建了同仁堂科技,原来百分之百控股,发行H股后,股权摊薄至51.02.
股缘兄关注同仁堂健康药业的注入问题是对的。如果健康药业先注入股份公司,然后作为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分拆上市,这样既可以提振600085的股价,又可以兼顾同仁堂集团的融资及做大规模的需求,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股份公司的小股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了,600085就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就怕集团只考虑融资规模,只考虑自身利益,强行将健康药业在A股上市,那会对600085有较大的负面冲击。因为一来出现了2个同仁堂,600085失去了独有性,而且600085也没有持有健康药业的股权;二来健康药业的成长性更好,把600085比下去了。当然健康药业注入600085,而且不分拆上市时最理想的,那样600085会疯涨。
每种可能性都有,现在也还在博弈的过程中。关键在证监会的态度。我较为悲观一些。最近茅台集团的强行推习酒上市是一个不好的先兆。
股缘:
健康药业具然不错,同仁堂股份也不差。就像教授说的,健康药业只是有同仁堂的品牌,其产品并没有多少过硬的好产品,同仁堂股份就不同了,多个瑰宝级产品,加上提价后,以后发壮大起来,一定惊人。集团研发的新药不断,这块健康药业是没有的。商业公司这块发展起来,前程也不错,门店数量增加,同时也可以提高高端产品的比例,坐堂医的方式带动药品的销售等。另外,集团要提高价值和形象,必须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后面的其它资产也有可能注入同仁堂股份。这也是健康药业没有的。还有海外的资产是国药的,发展起来也不错,同仁堂股份也有。因此说,同仁堂股份有的,健康药业一定没有或是不定有,健康药业有的,它可以有吧。所以说,未来同仁堂股份空间是远大的,就像教授所说的一样,若是能取健康药业的长处,补它的不足,那就更有好了
田教授:
同意股缘兄所言
股缘:
先谢谢教授的解答!
让我们一起关注同仁堂的未来吧。希望集团未来多方面利益考虑了。看到消息,健康药业的收入去年45亿,着实惊人。前年记得是近40亿元,若同仁堂股份不合入商业公司的部分,早被超过了,净利润就已早超同仁堂股份,希望600086加油!
- 田教授:
-
同仁堂股份的营业收入中实际包括了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商业、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四个公司的营业收入。财务规定上只要控股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子公司营业收入都要百分之百合入母公司。四个公司的营业收入加起来勉强敌一个健康药业。看来同仁堂的奇迹是落实在健康药业上了。这就是体制的力量,也是同仁堂品牌的力量。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