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下一个辉煌五年———同仁堂“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侧记
(2012-07-04 18:08:03)
标签:
01666600085同仁堂同仁堂科技杂谈 |
分类: 同仁堂科技 |
客观分析形势
与此同时,我国医药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濒危中药材使传统高附加值产品的生存受到威胁;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问题使中成药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欧盟等对中药进口以《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等法规的形式提出新的要求。此外,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医药市场,全国医药分销商数量急剧增加,医药领域并购重组、规模化竞争压力加剧,从而导致我国医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此情况下,作为中医药领军企业的同仁堂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保持其领先地位,成为同仁堂人深思的问题。
同仁堂的历史、品牌与文化,构成了其发展的强大优势。据记载,同仁堂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其商标是我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同时,“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的品牌及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目前,同仁堂已实现了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形成了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整体发展、涵盖现代中药全部领域的产业链,且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实力大为增强。集团即将成立的6大二级集团,均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按照避免同质化竞争、独立运行、各有侧重、资源共享、整体发展的运行原则,全部实现了健康、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同仁堂的生产现代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集团现有12个种植基地,25个生产基地,其中9条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集团每年可生产24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主要包括药品(中成药、医疗机构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参茸饮片5大类,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集团已形成了名店、名药、名医结合,零售、批发并重的海内外终端网络。集团现有员工16900多人,人才梯队完善合理。
到2015年,同仁堂零售及医疗网点将突破2000家。其终端网点的开办将以文化为先导,以保护品牌为前提,以销售同仁堂自有产品为主体,继续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规模服从效益”原则,加强管控。
到2015年,同仁堂研发上市的新产品将达300种。新产品研发及市场转化将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水平市场运作为原则,兼顾治疗性药品和预防保健类产品,规避同质化竞争。
同时,同仁堂将抓好4个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即前处理中心及北京大兴生产基地项目、物流配送中心及北京大兴生产基地项目、健康药业公司健康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制药公司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随着以上4个工业项目的完成,同仁堂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将形成集原料储存、药材前处理、药材提取、成药生产、成品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园区,从而为集团整体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