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子向皇帝上书的原因探究(六)
(2025-03-21 12:18:06)
标签:
唐玄宗新罗 |
分类: 随笔遐想 |
《册府元龟》:
(开成四年)六月甲寅,故越王贞玄孙女道士玄贞进状:曾祖名珍,是越王第六男,先天年得罪,流配岭南,祖父皆亡殁岭外,虽累蒙洗雪,未还京师。去开成三年十二月内,岭南节度使卢均出俸钱接借,哀妾三代旅榇暴露,各在一方,特与发遣归就大茔合。今获四丧,已到长安旅店权下,未委故越王坟所在。伏乞天恩,允妾所奏,许归大茔。妾年已六十三,孤露家贫,更无所依。诏曰:越王事迹,国史著明,枉陷非辜,寻以洗雪。其子珍,他事配流,数代漂零,不还京国。玄贞弱女,孝节卓然,启获四丧,绵历万里,况是近族,必可加恩。行路犹或嗟,称朝廷固须恤助。委宗正寺京兆府与访越王坟墓报知,如不是陪陵,任茔下葬,其葬事仍令京兆府接借,必使备礼。葬毕,玄贞如愿住京城,便配宜观安置。
上书原因:垂拱年间武太后临朝称制,越王李贞起兵反武失败后父子均被枭首示众,唐玄宗登基后虽然为李贞父子洗冤,但李贞之子李珍因为别的罪行被流放岭南,几代人在岭南漂泊了一百多年不得回京。李珍的曾孙女已经63岁的李玄贞,靠着他人接济带着祖先们的灵柩回京,请求与越王合葬。
结果:因为世人对李玄贞孝节卓然的举动十分称赞,所以唐文宗下诏让朝廷安排丧葬,并安置了年迈的李玄贞。
《全唐诗》卷七九九:
【绣别的罪行被龟形诗】侯氏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
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
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注:“揆(一作睽)为边将,防戎十余年未归。侯为回文诗绣作龟形,诣阙上之。武宗览诗,敕揆还乡,并赐侯绢三百匹。”
上书原因:侯氏虽然不是采用上表的形式,但是她的诗作目的与内容却和上表一致,都是意在恳请皇帝改变想法。侯氏的丈夫戍边十多年没有回来,于是侯氏写下了这首回文诗给唐武宗。
结果:唐武宗看了之后不仅让张暌回了家,让特意赐了三百匹绢给侯氏,以表彰她的文辞之美。
《唐文拾遗》:
新罗真圣女主曼定
禅位上唐帝奏
居义仲之宫,非臣素分;守延陵之节,是臣良图。臣倒年将志学,器可兴宗,不假外求,爰从内举。近已俾权藩寄,用靖国灾。
上疏原因:真圣女王想要禅位给太子金峣,于是上书给唐昭宗。
结果:当年六月真圣女王退位,十二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