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太宗李世民为恒山王李承乾置侍读与功曹

(2013-06-22 18:12:03)
标签:

唐太宗

长孙皇后

长孙炽

李承乾

长孙无忌

分类: 闲话隋唐
虽然长孙家庆本人的墓志对自己的家世只有寥寥数句:“尚书之嫡孙,舍人之元子。”但长孙家庆实际上有着相当显赫的出身。

 

家庆的祖父长孙炽与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同为北周持节骠骑大将军长孙兕的儿子,换言之,长孙家庆就是长孙皇后的族侄。

 

长孙家庆的祖父长孙炽为隋朝民部尚书,父亲长孙安世为通事舍人,这些正与墓志上的描写相吻合。同时根据墓志的记载,长孙家庆自幼聪颖,爱好儒学经典,“怡神典籍,故能德建修业”,所以武德五年,24岁的长孙家庆“奉教直中山府侍读文馆”。

 

“教”者,为唐朝亲王、公主所下达的命令。《唐六典》有言:“天子曰制,曰敕,曰册。皇太子曰令。亲王、公主曰教。”所以长孙家庆之所以会到李承乾的中山王府(应为恒山王府)上侍读,是奉了秦王李世民的旨意,而不是唐高祖李渊的命令。因为武德五年时,李世民的身份是秦王,所以他所下达的旨意被称为“教”。

 

算起来,李承乾出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五年的时候不过三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给三岁的孩子启蒙国学教育是一件非常赶潮流的事,而千年之前的李世民早就赶过了这趟潮流,让三岁的儿子开始读书识字。等武德七年李承乾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又特意让秦王府十八学士中的孔颖达与陆德明这两位儒学大师教授儿子儒学经典。

 

后来李承乾被立为太子,长孙家庆也被提拔为了东宫门大夫,只不过长孙家庆英年早逝,贞观九年逝世的时候年仅37岁。

 

值得一提的是,与胞兄家庆一样,长孙祥也同样出仕了太子李承乾,武德七年起家中山王李承乾的功曹一职,不久就迁任尚舍直长,又改任雍州司兵参军。历任驾部、兵部、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太子率更令、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刑部尚书、检校荆州长史、常州刺史。显庆四年因为与长孙无忌交通书信,在雍州被杀,享年61岁。上元元年,唐高宗追复长孙祥的官爵,并将其迁葬于洛州河南县平乐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