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明枝
金明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74
  • 关注人气:1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2013-04-16 12:06:31)
标签:

李恪

史苌

五代

唐朝

四库全书

分类: 闲话隋唐

 

《湖廣通志》卷五十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五代史苌,姓谱零陵人,善属文,吴王恪镇宋州,辟为判官,谓苌曰:“逆贼未殄,君有济物才,若垂顾,黎元有望矣。”苌嘉其意,乃应召,多所裨賛,境内肃然。

 

因为其中提到一个人——吴王恪,于是就有人误以为这个史苌是唐朝人,并认为其中提及的“五代”并不是指五代十国,而是指的是别的朝代。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为此笔者特地在《四库全书》中查找了一番,发现这条资料只见载于《湖广通志》这样的地方志上。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当然,除了《湖广通志》外,《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中也提到过类似的资料: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史苌:按永州府志,苌善属文,吴王恪镇永州,辟为判官,谓苌曰:‘逆寇未殄,君有服物才,若能垂顾,黎元有望矣。’苌嘉其意,乃应召,多所裨赞,境内肃然。”

 

只不过这里史苌与吴王恪所在的地方由宋州变成了永州。不过通观吴王李恪的生平,吴王李恪一生当中最不可能去的就是永州

 

按《旧唐书·地理志》:“潭州中都督府 隋长沙郡。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潭州总管府,管潭、衡、永、郴、连、南梁、南云、南营八州。潭州领长沙、衡山、醴陵、湘乡、益阳、新康六县。七年,废云州,改南梁为邵州,南营为道州。省新康县。督潭、衡、郴、连、永、邵、道等七州。”

 

贞观十年,潭州都督督潭、衡、郴、连、永、邵、道等七州,辖地中有永州此地,但是李恪的潭州都督并没有上任,他的墓志铭中记载得很清楚:“封吴王,徙授潭州都督,不行,转授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李恪封为潭州都督不久之后就又改封为了安州都督,也就是说李恪并没有去过潭州,更没有去过永州,所以完全不可能在永州任命史苌为判官。

 

而且《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是在后周这个朝代中提到史苌的,在此条目录下,后周共提到5个人:史彦超、史苌、史虚白、史守冲、史公铢。可见史苌与其他四位一样,都是五代后周人,而不是唐朝人。

 

除此之外,还能够证明这条资料中的史苌是五代十国人而不是别的朝代人的,还有《零陵县志》卷七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史苌究竟是五代人还是唐朝人?

 

 

《零陵县志》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唐朝是唐朝,五代十国是五代十国,宋朝是宋朝,可见被辟为判官的史苌确为五代十国之人。

 

综上所述,一共有《湖广通志》、《零陵县志》、《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三部书籍提到过这一条资料,这三部史书都明确记载史苌为五代十国人。可见这里的史苌的确不是唐朝人,而这条资料中的吴王恪自然也不是唐朝的那位吴王李恪,将史苌辟为判官的这个吴王恪,很有可能是姓吴,名王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