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家谱实系后人伪造
(2012-08-26 14:20:51)
标签:
唐朝李恪家谱册封诏书 |
分类: 闲话隋唐 |
目前网上流传的所谓的李恪家谱,错误良多,基本上可以确认为是后人伪作。
首先家谱中说李恪“追封汉王”,实际上早在武德年间李恪就已被封为了汉王,而李恪死后追封的是郁林郡王。
其次,家谱中称萧氏为“沛国夫人”——沛国夫人的丈夫应该是沛国公,不过无论是萧氏的丈夫李恪,还是萧氏的儿子李千里等人,均与沛国公这个封号无关。而且唐朝初年的亲王之正妻都称妃,没有国夫人之称,只有大臣的妻或母才会封国夫人。称王妃为国夫人,这是很明显的唐末五代和宋初的风格。
再者,家谱中说李恪封吴王是在贞观二十一年,然而无论是两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记录此事发生在贞观十年。
而这份家谱最大的破绽在于那封所谓的《勅封吴王恪诰》,特别是其中的“诰”字和“奉天承运”一句。
原文:
勅封吴王恪诰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山河带砺所以藩屏乎王家茅土珪符亦以宠赉乎宗室眷兹磐石之戚夙被麟趾之风古典具存常情允当谘尔宗子之下宜受五等之封服我
烈祖之休用体一人之训尚著闻于忠孝庶无忘于国家恪恭厥封遗尔来裔
贞观二十一年月日之宝
但凡是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唐朝皇帝是从来不用“诰”来下达命令的。
《唐六典》中便有记载:“凡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以正邦理。以宣邦教。凡上之所以逮下。其制有六。曰:制、敕、册、令、教、符。天子曰制。曰敕。曰册。皇太子曰令。亲王、公主曰教。”
唐代的“圣旨”,最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不过无论是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这样的开头。而一般册封亲王时用的叫“册书”,格式应如下:
门下:(具体内容)主者施行
某年某月某日
中书令臣 宣
中书侍郎臣 奉
中书舍人臣 行
侍中臣
黄门侍郎臣
给事中臣 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某年某月某日
制可
某年某月某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
尚书右仆射臣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
告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
令史
某年某月某日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