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奖励,不惩罚,孩子们“辛苦”而得的小星星,没有理由再被取消吧?

标签:
育儿妈咪育儿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虽说育儿路上,本应奖惩分明,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更应该强化的,是一种赏识与鼓励的教育方法,这也是我在育儿心态与理念方面,最大、最彻底的转变。
(谁说小男生不喜欢花?)
最近的臭哥哥,不知缘于何,脾气有点倔,耐心稍显不足,一不小心,就象老虎被摸了屁股般的暴跳如雷。老公一怒之下,再甩态度,就从你得到的小星星中扣除,一次扣一颗,可以扣到负数……
虽说对于臭哥哥近来的态度与脾气,我也有点不知所措,要说不生气,那是假;但真的视而不见,那也是强装出来的。只是…对于老公这扣除小星星的做法,貌似也不予苟同,感觉与我多年来的育儿方法,是背道而驰的。
一直以来,也是自从哥哥两周岁的第一次叛逆期开始,我就是秉着“只奖励不惩罚”的原则,那么…孩子们“辛苦”而得到的小星星(奖励),是没有理由再取消或扣除的吧?取消或扣除小星星,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呢?
我们家小星星的故事
关于我们家的小星星,也是出于一种鼓励的正面管教。不管兄弟俩谁做了家务,谁做了好事,或者就是谁帮了我们…都可以得到一枚小星星;总而言之,一切正面的事情,我们都会用小星星来奖励。
星期六至下一个星期五,是一个周期。在周五的晚上,我们会一起数小星星,每一颗小星星,孩子们可以换取5分钟的时间。如下图,兄弟俩同出一辙地,都得到6颗小星星,那么就是30分钟的时间。
(我们家奖励的小星星)
这30分钟的时间,可以选择玩乐高,可以选择晚睡,可以选择与我们的独处时间,也可以选择自由读书,还可以…反正就是,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情,也只要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都可以用小星星来换取,但时间却是固定的,小星星的总数乘以5。
记得连续几个星期,兄弟俩每人都得到20颗以上的星星,那么…完全是一场电影的时间,周五的晚餐后,我们就窝在房间里吃爆米花、看电影吧!
与老公争论的焦点
好了,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小星星的故事,那么…对于正面的行为,我们会给予小星星作为奖励;那么负面的行为呢?尤其是臭哥哥近来的坏脾气?
说心里话,我也有种想扣除小星星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这不是正确的做法,我的育儿原则一直就是“只奖励不惩罚”;但老公却气急败坏地说,“Cross
out his stars.”(扣除他的小星星)
在育儿方面,爸爸是甩手掌柜,对妈妈一直是言听计从,所以争执真的是很“难得”。但就这“扣除小星星”的方法,我们有点无法达成一致,也可谓是我们争论的焦点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爸爸觉得,在教育孩子方面,本应该是奖惩分明,对于哥哥的臭脾气,为什么不能扣除小星星?但我的论点则是,如果你在工作中犯了小错误,一份财务报告出了小问题,难道领导会让你交回已经得到的工资吗?
扣除孩子们以正面行为“辛苦”而得到的小星星,与交回既得的工资,不是同样的道理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我“只奖励不惩罚”,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奖励的催化剂作用
只奖励,不惩罚,其实也是为了达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兄弟俩正面而积极的表现,得到了我们的鼓励和表扬,孩子们从中获得是自信与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表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理所当然的模式,从而成为稳定的行为。
(哥哥教弟弟学中文)
我之所以设立小星星作为奖励,而并没有丝毫惩罚的“威胁”,就是要在一种激励与赏识的环境中,催化孩子们的良好表现,并不断巩固而成为真正的优点。
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受到表扬,不但有成就感,荣耀感,而且还会以此而带动同件事情其它方面的进步;我们所要做的,则是一种育儿心态与理念的转变,在负面的事情中,也要找寻出闪光点。在孩子们的不对、不是或错误中,找出值得表扬的方面,并给予暗示与赏识。
(努力干活,是不是闪光点?)
就以我们家小弟弟每天按时(7:10)结束早餐为例,虽说刚开始的时候,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几乎每天都是做不到的;但我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绞尽脑汁地表扬孩子:
- “今天7:20就吃完了,比昨天早了5分钟,值得表扬,奖你一颗小星星”。
- “虽然没有在7:10吃完,但吃了很多水果,也不错,奖你一颗小星星”。
不管怎么样,就是努力找寻闪光点,给孩子以鼓励和表扬。
奖励,亦是正面的鼓励
如果说,奖励,也是一种正面的鼓励,有一种催化剂的效应;那么,这也正是我只奖励、不惩罚的初衷吧?我在设立小星星换时间这项规定之前,也曾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1. 从这项规定中,我想强化的是什么?
2. 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孩子们最乐于接受的?
3. 如此规定,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
明晰这几个问题,我所要强化的,是一种良好的表现;而孩子们最乐于接受的,是奖励而非惩罚;激励与赏识的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总是正面而积极的。
(在后院吃午餐,也是一种奖励吧?)
因此,对于我们家兄弟俩来说,咱们还是多点奖励,少点惩罚吧!并且将奖励公布于众,写在文章之中,贴在冰箱门上,而惩罚只埋藏在记忆的深处,并逐渐忘却。
鼓励,是一种持之以恒
很多妈妈,也许会因为孩子的一次良好表现,就给予奖励,但我采用的则是“积少成多”的方法,说实话,一颗小星星的5分钟,确实做不了什么事,那么咱就累积一个星期,再来兑现吧!是不是就会有30分钟?6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并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努力后的甜蜜与开心,尤其是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
2. 鼓励一种持之以恒的作风,否则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得到一份奖励,而只做一次,就再也没了兴趣。
3. 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奖励,并且会更努力地再次争取奖励。
(扫门前雪,越鼓励,干劲越足!)
总而言之,就是培养与鼓励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态度吧!目前看来,我们实施得非常不错;而且经常性地,孩子们有点得意忘形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记着小星星哦”!然后兄弟俩都会立刻就改“邪”归正。
招人眼目的提醒效应
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每周将“小星星奖励”贴在冰箱门上的原因,抬头不见低头见,尤其是从冰箱里拿东西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都可以看一眼吧?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是双重的:
一是,看到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么多的小星星,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做得更棒”,“要努力得到更多的小星星”…是不是一种促进与催化的作用?
二是,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同龄朋友,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到“小星星”,也是“立功”表现吧!是不是会对我们家兄弟俩大加赞赏一番?这也不失为一次鼓励教育的机会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亮妈咪”说:有的妈妈也许会说,我们家孩子真是一无是处,哪里有什么可奖励的事情啊?而我想说的则是,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孩子亦是同样,每个孩子都是有很多优点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往往就是优点,只是…这些特点优点,是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掘的。我们发现的优点越多,给予孩子们的鼓励与表扬就越多,孩子们得到的自信与快乐也越多,那么他们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好呢?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的育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