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碎】疫情当下,内心的积极淡定,缘于负面情绪的自我疏导

标签:
育儿生活琐碎疫情宅家情绪疏导积极淡定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如火如荼的疫情,遥遥无期的宅家,感觉每个人都是压抑而沉闷的,但妈妈呈现给大家的,却是积极而淡定的一面;不是无所谓,更不是不害怕,而是在于负面情绪的自我疏导,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拒混乱的心理于千里之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之前分享过多篇关于美国疫情的文章(文末会有相关链接),呈现给大家的,都是积极而淡定的一面,貌似此场疫情,我们只是过客,只是局外人,只是旁观者…
很多朋友留言,非常佩服妈妈的积极乐观与淡定从容,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妈妈今天就来揭开自己心底的秘密吧!疫情的日趋严重,宅家生活的开始,妈妈的心理也莫名其妙地不安定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负面情绪大驾光临,心底的混乱与慌张也油然而生。
由昨天的混乱与慌张,一路“走”到今天的积极与淡定,妈妈就由一个小故事来,来引出这段心路历程的记录(或分享)吧!
负面情绪,波及到了父子仨人
还是3月初之时,虽说我们TX州已经有了确诊病例,每天都以个位数在增长;但随着检测的开放,流动检测点的增多,妈妈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天,TX州的确诊病例,就增加了近百例。
相比随后每天新增病例都以“千”为单位而增长,这第一天的近百例,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但彼时的妈妈,也开始有点不淡定了,负面情绪随之而来,并且波及到了父子仨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的小故事便是:
早餐之时,爸爸说“我想吃…”,哥哥说“我想…”,弟弟也说“妈妈要做…吃”,本来心情就不好的妈妈,顿时打破了这份平静,“每天就知道吃,我又不是家里的厨师,更不是你们的免费劳动力”!
父子仨人顿时哑口无言,不敢再多说话,以免引起妈妈更大的不满,早餐就在如此的不和谐中结束了;然后便是惯例,妈妈收拾厨房,兄弟俩又各拿一本书,问道,“妈妈可以给我们讲书吗”?妈妈回击了一句,“没看见我在忙吗?挑个合适的时间来问,行不”?兄弟俩蔫蔫地走开了。
其实,话一出口,妈妈也后悔了,早餐桌上的对话,这不是我们家的惯例吗?兄弟俩请妈妈读中文故事书,这不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吗?今天这是怎么了?妈妈为何要将自己的坏情绪,嫁祸于父子仨人?
理清头绪,究竟为何心烦意乱
早餐结束了,厨房也收拾干净了,兄弟俩各抱一本书,自己埋头“苦”读,妈妈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干扰了今天的情绪?为何如此心烦意乱?一支笔,一张纸,坐下来,认真理清头绪:
- 疫情会不会更严重?
- 何时生活可以恢复正常?
- 家里有充足的食物吗?
- 再次家庭教学,如何按部就班?
- 怎么安排兄弟俩的活动,才能不打扰爸爸的工作?
- 四人行,每天面对面,新鲜期过后,会不会厌情汹涌?
- 说好的瑜伽课和坚持锻炼呢?
写出来,记下来,有了目标,妈妈就可以如游戏般地去一一攻关;目标明确,战略清晰,如此的“攻关”,才可能大获全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力所能及,从混乱中寻找淡定
“正面管教”说,不管什么事情,生活也好,育儿也罢,发现问题不是关键,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致胜的法宝。那么此时的妈妈,如果一味地思考这些负面的信息,除了让自己更加心烦意乱,对于当下的现状,根本没有任何的帮助。
为了从混乱中寻找淡定,对于这些负面信息,妈妈接连问自己:
1.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2.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3. 有什么是妈妈力所能及的?
4. 什么又是无能为力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疫情:会不会更严重?何时可以恢复正常?这是谁也不知道的问题,包括权威人士,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妈妈选择顺其自然,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闭关宅家,既是自我防范,更是帮助大家。
关于食物:储备足够吗?虽说我们家一直就有囤货的习惯,但对于目前的不定因素,妈妈真的不清楚我们的储备是否足够,为此而着急,有意义吗?不如将这份精力与时间用在实处,研究一下网上订菜和送货的事情吧!
关于学习:妈妈首先要放下焦虑的情绪,合理安排,按步就班,其实,“闭关宅家,家庭教学,就是一个由适应到习惯的过程”(点击标题,即是原文)
关于生活:与家庭教学一样,也是一个由适应到习惯的过程,继续严格遵守既定的生活规律,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妈妈负责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与营养全面。
关于运动:瑜伽馆,健身房,确实是不错的想法,更是健康的生活模式,但疫情当下,所有的都关闭了,那么,妈妈还是想想办法,寻找一下网络资源吧!就地取材,网课也是可以考虑的嘛!
关于心情:闭关宅家,每天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情景,不烦才怪,不但是厌倦于每日的千篇一律,更是一种压抑情绪的发泄。防患于未然,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尤显重要;而且妈妈还提前制定了“家庭规则”,以防彼此之间的情绪误伤。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之时,找到理智的排遣与发泄渠道,才是关键所在;好吧,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解决方法也想好了,那么妈妈的心情,也该释怀了,明天又将会是崭新的一天。
顺其自然,无人知晓的“多久”
虽说妈妈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也从混乱的心理中“走”了出来,但并不代表大家都会如此这般的积极而淡定,近来几个妈妈群,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需要多久…”?
- “需要多久生活可以恢复正常”?
- “需要多久学校可以开学”?
- “需要多久疫情可以缓解”?
- “需要多久公园才会开放”?
- “需要多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说,对于如此的聊天,妈妈都是不会参与的,“需要多久…”,谁知道呢?没有人知道!即使权威人士,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所有的,都是预测,可能发生,也可能实现不了。
那么…为什么要为这些莫名的“需要多久…”而烦恼呢?不如顺其自然,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吧!
情绪波动,关键在于自我疏导
群里的聊天,也有朋友直接问妈妈,“你难道不担心吗”?“不害怕吗”?妈妈淡定地回答,“为自己不能决定与掌控的事情而烦恼,不值!这段时间我很平静,从未有过的平静,终于有了时间,有了精力,更有了机会,重拾自己烹饪的爱好,照顾好家人”。随后妈妈还加了一句,“充分享受全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的确,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妈妈亦是如此,有无助的时刻,有焦虑的时候,更有崩溃的瞬间,但关键在于情绪的自我疏导。不为明天而杞人忧天,过好当下,珍惜今日,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负面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混乱的心理,千万不要来捣乱,凡事理清自己的头绪,从心烦意乱中“走”出来,重新回到以往的积极淡定。对于妈妈来说,坐下来,将自己的心情写出来,记下来,就是最好的疏导方法。
妈妈最后语:记下这段心路历程,由心烦意乱,到积极淡定,妈妈只是想告诉大家,负面情绪,谁都会有,也并不可怕;可怕的则是,由此而带来的混乱,混乱的思绪,混乱的生活,从而导致混乱的一切,这才是致命的一击。身处疫情的我们,唯有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闭关宅家),才是真正的修炼;不是事情变得简单了,而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了,这也可谓是一种生活的历练吧!
关于疫情的文章,都在这里,点击标题,便可直达原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