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碎】和谐无争的婆媳关系,实则是一种彼此的包容与接纳
标签:
育儿婆媳关系包容接纳和谐无争尊重宽容 |
分类: 微信公众号 |
和谐无争的婆媳关系,真的是因为奶奶是位无可挑剔的婆婆、妈妈是个完美的媳妇吗?现实并非如此,这种理想的关系,实则是建立在彼此包容与接纳的基础之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妈妈写下几篇关于我们完美婆媳关系的文章:
随后便有朋友问妈妈:如此理想的婆媳关系,真是打着灯笼都难寻,妈妈和奶奶之间,难道真的没有分歧与矛盾吗?
话说,上下牙齿在一起,还有“打架”的时候呢,更何况妈妈和奶奶,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人,因为同一个男人而走到一起,矛盾冲突,意见不合,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妈妈的育儿方式,有很多奶奶无法苟同之处;而奶奶的很多生活习惯,妈妈也真的无法接受。
但…我们能有今天如此和谐而无争的婆媳关系,完全是基于彼此的包容与接纳。这里小举几例我们的分歧,当然也有妈妈的应对“妙招”。
育儿分歧时有发生,但做妈妈就是“老大”
说心里话,妈妈与奶奶的育儿分歧,在哥哥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
母乳喂养:奶奶认为,母乳喂养,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妈妈根本没有任何的自由而言;但妈妈坚信,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
-
辅食添加:奶奶认为,辅食可以直接从超市购买,省时省力;而妈妈则亲力亲为地准备每餐辅食。
-
电视育儿:将小朋友放在电视前,妈妈可以休息,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而妈妈则认为,亲子陪伴是电视所无法替代的。
遇到这些分歧怎么办?奶奶的至理名言是,“你是妈妈,你决定”;而妈妈坚定不移的态度是,“做妈妈就是老大,我的孩子我做主”。也正是因为此,妈妈和奶奶之间,从来没有因为育儿而发生过任何的矛盾与冲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卫生间的专用毛巾,随手拿来清洁厨房
在我们家里,每块毛巾,都是有专属用途的,卫生间清洁用的毛巾,绝不会出现在客厅;厨房里擦手的毛巾,也绝不会用来擦桌子。而在奶奶的概念中,毛巾就是毛巾,什么都可以用,只要可以达到清洁的初衷即可。
奶奶在TX州度假,一天在我们家里,晚餐后,大家一起收拾厨房,奶奶随手拿来卫生间的毛巾,帮妈妈清洁厨房的灶台。呃…怎么办?直接制止老人的好意,不行!再清洁一遍灶台,也不妥!
一不做,二不休,妈妈干脆装做没看见,事后还“假惺惺”地感谢奶奶。想着,反正都是干净的毛巾,仅此一次,也无大碍吧!何必因此而破坏了这份婆媳之间的和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喝一次水用一个杯子,水池顿时满是水杯
这是奶奶在家的习惯,到了我们家亦是如此,那就是每喝一次水,喝完后都会把杯子直接放入水池;然后下次再想喝水之时,有时只是15-20分钟的间隔,再去拿一个干净的水杯,喝完再次放入水池。这样一来,不夸张地说,奶奶来一次我们家,不出一会儿,水池里就会满是水杯。
而我们在家的习惯则是,每人每天,只用一个水杯喝水,喝完放在固定的小桌子上,下次想喝,继续使用这个水杯。
看着满池子的水杯,怎么办?妈妈也是缄口不言,这些无名小事,不值得一提,大不了就是多洗几个水杯,而且…又不是妈妈手洗,而是直接放进洗碗机,让洗碗机工作,妈妈还是不要挑起这个事端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餐前不洗手,还自辩,“无所谓,这是习惯”
恕妈妈直言,奶奶的卫生习惯,确实不好,这餐前洗手,奶奶则觉得是件无所谓的事情,哪怕是刚购物回来,或者刚从公园玩回来,也可以不洗手,直接抓来食物就吃。
有时兄弟俩看着奶奶,有样学样地也拒绝洗手,但妈妈一定坚持“餐前洗手”的习惯,哥哥也反问奶奶,“你不洗手就吃东西,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奶奶自辩道,“这已经是习惯了,无所谓”。
妈妈觉得,你怎么做,我不管,也管不着,但我们家的习惯,是绝对不可以被破坏的;于是便告诉哥哥,“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你和弟弟要坚持我们家的习惯”。兄弟俩虽说心有不服,但还是乖乖地去洗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放假在家,就是要随便吃、随便喝、随便睡
这是爸爸、更是奶奶的习惯,上学上班的日子,生活一定要有规律,而放假在家,则可以一切随性,随便吃,随便喝,随便睡;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地吃,晚上无需按时睡觉,早晨也可以无限制地睡懒觉。
在我们这里度假的时候,奶奶亦是如此,我们一日三餐,有规律地吃,奶奶总说自己不饿,然后我们吃完,她老人家又开始满冰箱找吃的,有时一包薯片,也可以当一餐。这一点,妈妈非常不喜欢,兄弟俩见奶奶吃,肯定也想吃,这样胡吃乱吃,饮食习惯和规律,无形中都会被改变。
妈妈对此也是欲语又止,一边告诉兄弟俩,“我们要按家里的规律与习惯”;另一边又婉转地提醒奶奶,你吃可以,但请不要给孙儿们。
在这一点上,奶奶的做法确实值得一赞,不管自己吃什么,也不管小朋友们如何要求,奶奶一直坚持的就是,“你们要去问妈妈,只有妈妈同意,我才可以给你们吃”。因此,我们也是没有出现任何的冲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无其事的浪费食物,还拒绝孙儿的批评
要说,这个美国奶奶,还真有浪费食物的习惯,尤其是在餐厅,有时点了餐,吃了几口就说“饱了”,也不准备打包回家。而且家里的食物,也是没有计划地大批购买,过了保质期,或者就是不新鲜了,直接“交给”垃圾桶。
哥哥不但当面批评奶奶,而且私下也和妈妈抱怨,“奶奶浪费那么多的食物”。而奶奶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回击道,“这是我已经买了的食物,我可以自由处理”。
哥哥虽然内心不服,但也无言以对,奶奶说的话好象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妈妈私下里和奶奶说,“我们在教育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可以随便浪费食物”。然后也建议奶奶,可以扔食物,妈妈不介意,但请不要当着孙儿们的面浪费。
奶奶一听也是,自己也觉得做的不妥。虽说浪费的习惯,非一日就可改变,但妈妈注意到,在兄弟俩面前,还真没有再发生过。妈妈觉得,如此婉转的提醒,既没有强行改变奶奶的习惯,又起到了教育小朋友们的目的,岂不是两全齐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最后语:与其说妈妈与奶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包容与接纳,不如说所有的人与人关系,都应该是一种如此的模式。美国奶奶与中国妈妈,风俗不同,国情有异,习惯更是大相径庭,我们如今能够和平相处,也是对彼此的一种尊重与宽容。
“明亮-妈咪”: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CPDPE),留美工商管理硕士(MSBA),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知名育儿杂志。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