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尊重,妈妈鼓励兄弟说“NO”

标签:
育儿平等尊重独立个体鼓励说no思维喜好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自从兄弟俩出生的第一天,妈妈的育儿学习,就说每个孩子,不论年龄多小,都是平等又独立的个体,理应受到尊重。那么,什么是平等?什么又是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妈妈可以对兄弟俩说,“不能…”,“不行…”,“不…”;那么尊重与平等,就是允许小朋友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思维与喜好,妈妈不但不反对小朋友们说“不”,而且很多时候,还鼓励他们坚决地说“NO”!
【严厉制止他人行为】自从兄弟俩开始幼儿园生活的第一天,妈妈就告诉小朋友们,如果任何人(包括老师和园长),做了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比如说触碰了身体的某个部位,你一定要严厉制止,坚决地说“NO”,而且一定要告诉妈妈。这是一种自我感受的表达,更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拒绝公开分享照片】在哥哥满5周岁之时,小朋友就提出来,“妈妈,你不要把我和弟弟的照片,放在博客上了,我不想不认识我们的人看到”。妈妈犹豫了一下,博客,除了育儿经的文字分享,更多的,还是兄弟俩的日常随拍,如果不再分享照片,那么…妈妈这博客的内容,岂不是无形中就被“砍”掉了一大部分?但为了尊重小朋友们,妈妈还是选择了:不再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告别奶奶时不拥抱】美国人的告别方式,就是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而美国奶奶与孙儿们的告别亦是如此。弟弟倒是非常配合,而哥哥呢,小有主见,偶尔的时候,就是拒绝这个拥抱,奶奶经常失望又命令地说,“You
have to give me a hug.”(你必须给我一个拥抱)眼看着一场“权利之争”(Power
Struggle)就要“打”起来了,妈妈赶紧站出来,告诉哥哥,“不想拥抱没有问题,但至少和奶奶说再见吧”;奶奶虽说也不开心,但既然妈妈已经出面了,如此的“再见”也就此而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情欠佳不道晚安】一般来说,晚上都是爸爸带着兄弟俩洗澡,那么和妈妈的道晚安,就是一个拥抱,外加一个亲吻。这天晚餐之时,妈妈批评了哥哥,小朋友一直耿耿于怀,到了晚上的时候,妈妈说“晚安了”,爸爸说“Go
give Mommy a hug.”(去给妈妈一个拥抱)而哥哥则说“I don’t want
to.”(我不想)好吧,没问题,妈妈说,“我们明天早晨再抱抱吧”!后来哥哥说,自己不开心,所以不想拥抱;妈妈尊重你的感受与心情,只要说出来,就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题餐厅并非美食】一家叫做“Rainforest
Cafe”(热带雨林餐厅)的主题餐厅,不但就餐环境很有特色,完全是置身于热带雨林中的感觉,而且菜品的价格也不菲。每次爷爷奶奶来度假,都想带兄弟俩去体验一番,但无奈,弟弟对于那里的动物场景非常惧怕,再美味的食物,也诱惑不了小朋友,一口一个“NO”。那么此时的主题餐厅,对于弟弟来说,再也不是美食之处
,妈妈尊重小弟弟的“NO”,爷爷奶奶带哥哥去,妈妈带弟弟在家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假日游玩各有所好】假日的全家出游,哥哥和爸爸都非常想去体验一把岩洞,其实妈妈也非常想去,但无奈,给弟弟看了照片,小朋友又是一口一个“不”!爸爸说,不要提前告诉弟弟,直接带进去,小朋友估计也就接受了;但妈妈则说,不行,这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我们要尊重弟弟的“不”,那我们就等小朋友大一点,这种恐惧感消失了,咱们再全家而行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最后语:妈妈觉得,平等与尊重,是互为基础的,而如此基础的前提就是,年龄再小的小朋友,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不做言听计从、绝对服从的“乖”孩子,学会说“NO”,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应该也是一项受益终身的技能学习吧!
“明亮-妈咪”:美国正面管教导师,留美工商管理硕士,育有一对可爱的中美混血宝贝,生活中特别关注中西育儿之异同,崇尚快乐自由、顺其自然、寓教于乐的美式轻松育儿理念,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知名育儿杂志。
欢迎大家关注“明亮妈咪”的微信公众号,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前一篇:两枚小暖男,我们母子仨人的小温馨
后一篇:雷人的儿医,生三胎,谁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