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牙还牙,爸爸备受哥哥欺负与调侃

(2016-09-20 02:38:20)
标签:

育儿

父子关系

欺负调侃

以牙还牙

批评爸爸

分类: 家有明亮兄弟
将满4周岁的哥哥(“3岁11个月,小朋友瞬间变成大男生”),不但更懂事、更明事理,而且语言方面的进展也非常之大(中英双语共同进步),当然,以牙还牙,欺负与调侃可怜爸爸的功力,也在与日俱增,弟弟在哥哥的带动下,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欺负也好,调侃也罢,还真别说,有时候小朋友对于爸爸的批评,令妈妈非常佩服的同时,也是令爸爸哑口无言地心服口服。

以牙还牙,爸爸备受哥哥欺负与调侃
(爸爸陪兄弟俩在公园荡秋千,09.11.2016)

【教训爸爸】爸爸的育儿方式,就是满口的“no”、“stop”、“quit”等否定词,妈妈很是不满意,与爸爸沟通多次无果之后,哥哥开始教训爸爸了,“Don't say 'stop' to us again. That doesn't work. I'm not going to stop if you say 'stop'. You need to tell me what to do."(不要再和我们说“停”,没有用的;如果你只说“停”,我是不会照办的,你应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哥哥虽说没有把道理讲出来,但这明摆是在提醒爸爸,要用正面而积极的教育方式。(07.17.2016)

【质问爸爸】鉴于爸爸总喜欢对两个小朋友大叫“Stop!”(停),而惹得兄弟俩都很不开心(其实妈妈也是很讨厌这一点),今天晚餐桌上,哥哥质问爸爸,“If other people keep saying 'stop' to you, do you like it?”(如果别人不停地对你说“停”,你喜欢吗?)爸爸无语,打岔道“Eat your dinne first.”(先吃饭)不甘示弱的哥哥,继续说“Yes or no? Just a simple answer.”(喜欢还是不喜欢,我只要一个简单的回答)爸爸无语,妈妈在一旁静观其变 ,其实哥哥的话也没错啊!谁都不喜欢别人总是叫停自己啊!(07.18.2016)

【以牙还牙】感觉“Stop”一词真成了爸爸育儿的口头禅,不但哥哥不喜欢,妈妈也很讨厌,而且最令妈妈厌恶的一点则是,有些哥哥不喜欢的事情,已经和爸爸说了“Stop please. I don't like it.”爸爸还是一直在做,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今天晚餐后,爸爸在沙发上挠哥哥痒痒,哥哥已经说了无数遍“Daddy, please stop.”但是爸爸还是继续挠,可能觉得如此“逗”哥哥比较有趣吧!一直到哥哥发脾气地尖声大叫“STOP!”爸爸才停下来,然后又厉声训斥哥哥“Stop screaming.”(不要大叫)以牙还牙的小朋友,还继续叫着,并且说,“If I say stop, you don't stop it; then don't expect me to stop when you say so.”(如果我说“停”,而你还继续的话;那么你说“停”,就别指望我停下来)言之有理,爸爸虚心地接受批评。(07.19.2016)

【一路中文】晚餐前,弟弟陪妈妈在家准备晚餐,而哥哥和爸爸一起去买pizza,一路上小朋友都是和爸爸说中文,而爸爸也是鸡同鸭讲般地“好”、“行”、“是”地答应着;只是到了pizza店,哥哥想要那里有小饼干,才开始和爸爸讲英文。真不知哥哥的一路中文,是出于什么心理?难道是对不想陪爸爸买pizza的反抗情绪?(08.14.2016)

【此熊彼熊】哥哥一直称爸爸为“大熊”,今天幼儿园的老师送了这个超大号的毛绒熊,妈妈告诉哥哥“有一只大熊在车里”,哥哥不解地望着妈妈,问道,“爸爸在车里?那咱们今天可以出去吃饭啦”?妈妈说“没有啊,爸爸还没到家呢”,哥哥不满地反问,“那你刚才说大熊在车里”?妈妈听后哈哈大笑,可爱的儿子啊,此熊非彼熊也!(08.18.2016)

以牙还牙,爸爸备受哥哥欺负与调侃
以牙还牙,爸爸备受哥哥欺负与调侃
【现在关窗】车子在行驶中时,哥哥很不喜欢爸爸把窗户打开,因为风直吹到小朋友的脸上,而且手里看的书或拿的纸类东西,也会遭遇大风之“袭击”。哥哥不停地说“Close the window.”(关窗户)但爸爸故意逗小朋友而不关,于是便有这种强硬口气的“现在关窗”,而且还是变换着音调在说,爸爸妈妈觉得煞是可爱加可笑。(08.28.2016)


【严厉批评】爸爸又让妈妈生气和伤心了,这次是儿子先不乐意了,执意要求爸爸向妈妈道歉说“对不起”;而爸爸就是不愿意,不知是面子问题,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于是哥哥便严厉地批评爸爸,你错了,就要说对不起,如果不说对不起,就不是好爸爸,我们就不跟你玩;你如果不说“对不起”,下次我也不说。虽说语言不是很严厉,但哥哥的表情和口气是非常严肃的。(08.21.2016)

【大坏灰狼】自从幼儿园老师讲了《小红帽》的故事,哥哥一改往日的“大熊爸爸”,开始称爸爸为“Big Bad Wolf”(大坏灰狼)。(09.01.2016)

【知爸别称】近来哥哥总是称爸爸为【大坏灰狼】(Big Bad Wolf),而就在昨天餐厅晚餐之时,妈妈教弟弟说“爷爷”、“奶奶”、“妈妈”、“哥哥”、“爸爸”,然后哥哥说,“不对,不是爸爸,是大坏灰狼”,然后弟弟抬着头,望向坐在自己身边的爸爸,居然还露出一副怪笑样儿。后来妈妈又逗弟弟,“谁是大坏灰狼啊”?每问一次,弟弟都是望向爸爸,哈哈...看来弟弟也是知道爸爸的别称呢!(09.07.2016)

【威胁爸爸】晚餐后,哥哥说要和爸爸一起出去看火车,妈妈同意了(正好可以清静一会儿),但小朋友又说要带本书去,爸爸说“不行”,不甘示弱的哥哥威胁爸爸道,“If you don't allow me to take the book, I will get you into trouble with Mommy.”(你如果不让我带书的话,我要让妈妈批评你,别给自己找麻烦)哈哈...这威胁,还是满有威力的。(09.08.2016)

【批评爸爸】每周五是幼儿园的玩具分享日(Sharing Day),而每周四晚上到家,哥哥就会把第二天要带去幼儿园的玩具准备好,并且放在桌子上显眼的地方,这样周五一大早匆匆忙忙走的时候,就不会忘了。今天亦是如此,哥哥把玩具放在桌子上,而且再三嘱咐爸爸不要动,更不要收回玩具盒,但爸爸真是充耳不闻,两次收回玩具盒,最后一次,哥哥这个“小火球”终于爆发了,冲着爸爸大嚷,“I told you so many times not to put away this toy. This is my sharing toy for tomorrow. I put it here, so I won't forget it tomorrow. DO NOT PUT IT AWAY AGAIN.”(我告诉你很多遍了,不要把这个玩具收起来,这是我明天去学校分享的玩具,放在这里,明天早晨走的时候就不会忘。不要再收起来了)最后一句话,哥哥可是用坚定的口气,一字一顿地与爸爸再次强调。(09.08.2016)

【投爸入狱】在去爷爷奶奶宿营地的路上,发现一名警察正在将一位男士带入警车,哥哥问“为什么”?爷爷解释道,“The police will throw the guy into jail.”(警察要把这个人送到监狱)于是哥哥便突发奇想地告诉妈妈,“妈妈,快给警察叔叔打电话,告诉他有一个大灰狼在我们的车里,我们是红色的车,正在580高速上开,请他快来追我们”。妈妈问“那他如果追上了我们,然后呢”?哥哥不加思索地回答,“把爸爸扔到监狱里,不让爸爸再出来了”。而且爷爷一路开车,小朋友还一路问“警察叔叔追上我们了吗”?妈妈说“好象还没有”,于是哥哥又让妈妈打电话,说是“爷爷开得太快了,警察叔叔走丢了,妈妈再打一个电话,告诉他我们在哪里吧”!(09.10.2016)

【留爸在家】早晨起来,哥哥说“想去动物园”,妈妈想今天没什么其它的安排,而且自从爷爷奶奶来,我们就很少有四人出行的机会,于是便答应了小朋友的要求。早餐的时候,爸爸故意逗哥哥,先说是“MM is sick, so he has to stay at home.”(MM病了,必须留在家里)然后又说是弟弟病了,我们不能去动物园了,而且还摸了摸小朋友们的额头,说是有点发烧;然后妈妈也添油加醋地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去动物园了。哪想哥哥着急了,顺手摸了摸爸爸的额头,说道,“Daddy, it’s YOU who’s sick. You cannot go and all three of us go to the zoo.”(爸爸,是你病了,你不能去了,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动物园)反正就是说来说去,爸爸是那个要留在家里的人。(09.11.2016)

【争抢公主】近几天来,哥哥一起说“妈妈是我的princess(公主)”,而今天早晨,小朋友居然和爸爸一起争抢妈妈,哥哥抱着妈妈说“妈妈是我的princess”,爸爸不甘示弱地说“是我的”,哥哥说“不对,爸爸的princess是奶奶,妈妈是我的”。父子俩你争我抢地“理论”了一番,最后还是哥哥赢了。(09.11.2016)

妈妈最后语:也许,如此的父子关系,在中国家庭看来,是一种没有教养与没有礼貌的行为,但在美国,这是对小朋友的平等与尊重,更是一种“既是爸爸又是朋友的亲子关系”;也是以此,从小朋友的眼光与角度,检验自己做为父母的不足之处。妈妈在“郁闷!与爸爸的育儿分歧愈演愈烈”一文中也提到,自己与爸爸的育儿理念与方式方法,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需要沟通交流的同时,哥哥也一语道破了爸爸的很多错误之处,如本文开篇处的【教训爸爸】、【质问爸爸】、与【以牙还牙】,因此,很多时候,爸爸还是欣然接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