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操心管家责任意识考虑周到监督爸爸 |
分类: 明明成长花絮 |
一次图书馆活动,被一位小女生的妈妈问及,“明明的性格象谁更多一点”?妈妈说“一半一半吧”!那么,妈妈今天要分享的,明明性格中“操心小管家”的因素,绝对是百分百地遗传了妈妈。妈妈就是个操心之人,不但凡事想得多、考虑得周到,而且家中事无巨细,了如指掌,一应俱全。如今的明明,这方面的性格也开始崭露头角,不仅在家里这样,而且据老师反应,在幼儿园亦是如此。
【老师之帽】下午时分,妈妈和弟弟去幼儿园接哥哥,小朋友跟着大家一起进教室喝水、用洗手间、拿自己的作业等物品,一切准备就绪,磨磨蹭蹭,几近不情愿地,终于与两位老师道了“再见”,哪想走到户外游乐区,发现一位老师的帽子落在了椅子上,妈妈本想说“就放在这里吧”,但明明一定坚持要拿进教室,说是“怕丢了”;妈妈也只好同意,但哪想,不但是要送回教室,而且还一定要亲手交还给老师,并且告诉老师“下次别忘了”。
【关教室门】下午接明明之时,因为所剩小朋友不多了,于是两个班便都在一间教室里自由玩,妈妈带着明明去自己的教室取物品,出门之时,小朋友发现教室的门未关好,其实是老师故意拿东西挡住不至于被误锁上的。但明明可不乐意了,站在哪里鼓捣半天,一定要确认教室门关好了,才愿意离开。
【出游备物】现在的周末出游,一般来说都是爸爸准备物品,以前是妈妈会检查或询问一遍,一些关键的物品是否带齐?而现在则是由明明接替妈妈之“重任”,每次爸爸说“We’re ready to go.”(我们准备出发了)小朋友都会再次和爸爸确认一遍,每个人的午餐都带了吗?弟弟下午加餐的水果或酸奶带了吗?零食带了吗?每个人都有水杯吗?并且水杯里是不是装满了大家各自喜欢的饮料?自己和弟弟喜欢冰水,妈妈喜欢茶,而爸爸则喜欢咖啡,明明是一清二楚呢!

【催关空调】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傍晚,尤其是小朋友们准备洗澡睡觉之时,屋里的温度就高居不下,最高之时可以达到80华氏度(约27摄氏度),弟弟是个热了就不睡觉的小朋友,于是睡前一定要开一下空调,将屋里的温度降下来。空调刚开还没10分钟,明明就会要求“把空调关了吧”,问“为什么”?小朋友干脆地回答“屋里已经不热了,不要浪费电”,感情是为爸爸妈妈省钱呢!
【关灯和门】自从弟弟开始走路,活动空间的不断增大,家里的卫生间就再也不能开着门了,于是乎,要求明明每次用完卫生间关灯关门的同时,全家都要再次将这个习惯建立起来(明明小时候亦是如此)。偶尔的时候,丢三落四的爸爸,不但会忘记关灯,而且更会忘记关门,如果被明明发现了,小朋友便会严厉地问爸爸,是不是又忘了关灯和关门?而且还一定要拉着爸爸进卫生间,请爸爸亲手关灯关门,方可罢休。
【物归原处】妈妈从中国为明明买的一本手工折纸大全,不知被粗心的爸爸放到哪里去了,至今下落不明,有了前车之鉴,小朋友现在再也不轻易相信爸爸了,而且一定要监督爸爸物归原处。一天的周末出游,妈妈请爸爸为两个小朋友抹防晒霜,因为临走之时比较着急,爸爸便将防晒霜随手放在卫生间的台子上了,哪想被眼尖而操心的明明发现了,又是厉声教训爸爸道,“Put the sunscreen back to where you got it. I don’t want to lose it again like the book Mommy bought for me.”(把防晒霜放回去,从哪拿的放回哪里,我可不想象妈妈买的书一样丢了)爸爸无可奈何地只好照做,而妈妈我则在旁边偷笑不已。
【发现垃圾】爸爸又是被批评的对象,一天购物回来,爸爸在客厅里,说要试一下刚买的新衣服,于是标签撕下来直接就放在厨房的桌子上,又被明明发现了,小朋友不依不饶地叫道(其实是在向妈妈告状),“爸爸又乱丢垃圾,他难道不知道家里的垃圾桶在哪里吗?我去把标签放进他的口袋里”。虽说妈妈也不想明明如此对待爸爸,但为了培养小朋友的好习惯,而且确实错在爸爸,所以妈妈也无话可说,只好默默地支持明明。
【弟弟吃蛋】早餐之时,兄弟俩一人一碗炒鸡蛋,妈妈还在为大家准备水果,就请爸爸喂弟弟吃,爸爸勺子刚举到弟弟面前,就被哥哥一声“Wait”而叫停,妈妈问“为什么”?明明说,“我要先帮弟弟尝一下烫不烫了,不烫了才可以喂弟弟,要不爸爸不小心烫着弟弟怎么办”?妈妈一想,也是啊,爸爸拿起来就准备喂,鸡蛋是不是还烫也不先试一下,还是明明想得比较周到。不过…这也是因为不相信爸爸吗?
【关心朋友】邻居家小弟弟因为不好好吃饭而愁坏了阿姨,妈妈经常换着花样给兄弟俩做晚餐的同时,也会询问一下阿姨“小弟弟要不要尝一尝”?而且偶尔和爸爸聊天之时,也会提到此事,哪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明明记在心里了。一天晚上,妈妈为小朋友们煮了意大利蔬菜面,又配了一种新的酱料,明明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的同时,又对妈妈说,“你去给阿姨家的小弟弟送一碗吧,这个pasta特别好吃,小弟弟一定喜欢”。表扬明明关心小弟弟、懂得分享的同时,妈妈心中也在暗想,这也太操心了吧……?
妈妈最后语:三岁看大,妈妈真不知道明明的这个性格,是好还是不好?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如此操心的明明,一定是个有责任心、考虑周到、并且关心他人的小朋友,至于其它的方面嘛,妈妈想,是不是可以暂且不予考虑?咱先把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稳固下来?(在最后这里偷偷说一句,爸爸没有半点这种性格,凡事都是甩手掌柜,一切听妈妈的安排,因此很多时候,就是被儿子批评的对象。)

(周末出游,04.17.2016)
【老师之帽】下午时分,妈妈和弟弟去幼儿园接哥哥,小朋友跟着大家一起进教室喝水、用洗手间、拿自己的作业等物品,一切准备就绪,磨磨蹭蹭,几近不情愿地,终于与两位老师道了“再见”,哪想走到户外游乐区,发现一位老师的帽子落在了椅子上,妈妈本想说“就放在这里吧”,但明明一定坚持要拿进教室,说是“怕丢了”;妈妈也只好同意,但哪想,不但是要送回教室,而且还一定要亲手交还给老师,并且告诉老师“下次别忘了”。
【关教室门】下午接明明之时,因为所剩小朋友不多了,于是两个班便都在一间教室里自由玩,妈妈带着明明去自己的教室取物品,出门之时,小朋友发现教室的门未关好,其实是老师故意拿东西挡住不至于被误锁上的。但明明可不乐意了,站在哪里鼓捣半天,一定要确认教室门关好了,才愿意离开。
【出游备物】现在的周末出游,一般来说都是爸爸准备物品,以前是妈妈会检查或询问一遍,一些关键的物品是否带齐?而现在则是由明明接替妈妈之“重任”,每次爸爸说“We’re ready to go.”(我们准备出发了)小朋友都会再次和爸爸确认一遍,每个人的午餐都带了吗?弟弟下午加餐的水果或酸奶带了吗?零食带了吗?每个人都有水杯吗?并且水杯里是不是装满了大家各自喜欢的饮料?自己和弟弟喜欢冰水,妈妈喜欢茶,而爸爸则喜欢咖啡,明明是一清二楚呢!

【催关空调】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傍晚,尤其是小朋友们准备洗澡睡觉之时,屋里的温度就高居不下,最高之时可以达到80华氏度(约27摄氏度),弟弟是个热了就不睡觉的小朋友,于是睡前一定要开一下空调,将屋里的温度降下来。空调刚开还没10分钟,明明就会要求“把空调关了吧”,问“为什么”?小朋友干脆地回答“屋里已经不热了,不要浪费电”,感情是为爸爸妈妈省钱呢!
【关灯和门】自从弟弟开始走路,活动空间的不断增大,家里的卫生间就再也不能开着门了,于是乎,要求明明每次用完卫生间关灯关门的同时,全家都要再次将这个习惯建立起来(明明小时候亦是如此)。偶尔的时候,丢三落四的爸爸,不但会忘记关灯,而且更会忘记关门,如果被明明发现了,小朋友便会严厉地问爸爸,是不是又忘了关灯和关门?而且还一定要拉着爸爸进卫生间,请爸爸亲手关灯关门,方可罢休。
【物归原处】妈妈从中国为明明买的一本手工折纸大全,不知被粗心的爸爸放到哪里去了,至今下落不明,有了前车之鉴,小朋友现在再也不轻易相信爸爸了,而且一定要监督爸爸物归原处。一天的周末出游,妈妈请爸爸为两个小朋友抹防晒霜,因为临走之时比较着急,爸爸便将防晒霜随手放在卫生间的台子上了,哪想被眼尖而操心的明明发现了,又是厉声教训爸爸道,“Put the sunscreen back to where you got it. I don’t want to lose it again like the book Mommy bought for me.”(把防晒霜放回去,从哪拿的放回哪里,我可不想象妈妈买的书一样丢了)爸爸无可奈何地只好照做,而妈妈我则在旁边偷笑不已。
【发现垃圾】爸爸又是被批评的对象,一天购物回来,爸爸在客厅里,说要试一下刚买的新衣服,于是标签撕下来直接就放在厨房的桌子上,又被明明发现了,小朋友不依不饶地叫道(其实是在向妈妈告状),“爸爸又乱丢垃圾,他难道不知道家里的垃圾桶在哪里吗?我去把标签放进他的口袋里”。虽说妈妈也不想明明如此对待爸爸,但为了培养小朋友的好习惯,而且确实错在爸爸,所以妈妈也无话可说,只好默默地支持明明。
【弟弟吃蛋】早餐之时,兄弟俩一人一碗炒鸡蛋,妈妈还在为大家准备水果,就请爸爸喂弟弟吃,爸爸勺子刚举到弟弟面前,就被哥哥一声“Wait”而叫停,妈妈问“为什么”?明明说,“我要先帮弟弟尝一下烫不烫了,不烫了才可以喂弟弟,要不爸爸不小心烫着弟弟怎么办”?妈妈一想,也是啊,爸爸拿起来就准备喂,鸡蛋是不是还烫也不先试一下,还是明明想得比较周到。不过…这也是因为不相信爸爸吗?
【关心朋友】邻居家小弟弟因为不好好吃饭而愁坏了阿姨,妈妈经常换着花样给兄弟俩做晚餐的同时,也会询问一下阿姨“小弟弟要不要尝一尝”?而且偶尔和爸爸聊天之时,也会提到此事,哪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明明记在心里了。一天晚上,妈妈为小朋友们煮了意大利蔬菜面,又配了一种新的酱料,明明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的同时,又对妈妈说,“你去给阿姨家的小弟弟送一碗吧,这个pasta特别好吃,小弟弟一定喜欢”。表扬明明关心小弟弟、懂得分享的同时,妈妈心中也在暗想,这也太操心了吧……?
妈妈最后语:三岁看大,妈妈真不知道明明的这个性格,是好还是不好?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如此操心的明明,一定是个有责任心、考虑周到、并且关心他人的小朋友,至于其它的方面嘛,妈妈想,是不是可以暂且不予考虑?咱先把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稳固下来?(在最后这里偷偷说一句,爸爸没有半点这种性格,凡事都是甩手掌柜,一切听妈妈的安排,因此很多时候,就是被儿子批评的对象。)

前一篇:美国妈妈只奖励不惩罚的赏识教育
后一篇:小朋友对幼儿园的喜欢,从何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