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媳妇变美国“女儿”的多多趣事

(2016-03-17 06:06:35)
标签:

育儿

婆媳关系

中国“女儿”

美国公婆

家庭趣事

分类: 美国生活点滴
妈妈在之前的多篇博文中提到,明亮兄弟的美国爷爷奶奶是对非常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老人,尤其是对妈妈这个远渡重洋嫁到美国来的中国媳妇。在爸爸与妈妈还在网恋之时(由于分居两国,只能靠网络联系),爷爷奶奶就许下诺言,结婚后一定待妈妈如自己的女儿,说到做到,二老果然不食言,妈妈也就名正言顺地由媳妇晋升为“女儿”,多年的相处,这趣事还真是不少,妈妈今天就来如数家珍地分享几例。

中国媳妇变美国“女儿”的多多趣事
(妈妈独行“回家”之海洋馆游,04.30.2011)

【中国女儿之缘】爷爷奶奶一直就想要个女儿,但无奈得了两个儿子,而且多年前就对中国女孩情有独钟,不甘心的爷爷奶奶想到了收养,而且是从中国收养一个女孩做自己的女儿,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二老终究没能如愿。10年前,听说爸爸正和一个中国女孩谈恋爱,爷爷奶奶心中真是乐开了花,于是乎,妈妈与爸爸结婚后,名正言顺地就成了“女儿”。

【爷爷警告之语】自爸爸妈妈刚结婚之时,爷爷就多次警告爸爸,常说的一句话便是“You be careful. If you make her unhappy, I will make your life miserable.”(你小心,如果你让她不开心,我会让你的生活更悲惨),每次妈妈受了爸爸的委屈,都会向爷爷告状,而且这状告得是100%赢。

【奶奶提醒之词】奶奶对妈妈多次提醒的则是,“Baby Girl, I warned you quit dating this little brat, but you didn’t listen to me. Now, you regret it. It’s not late. Just come home and stay with us.”(我当时就警告你多次,不要再与这个小流氓约会了,你就是不听,现在后悔了吧?不晚,回家来和我们住吧)当然,奶奶的提醒之词都是开玩笑的,但俨然一副妈妈对女儿的宠爱与保护之情。

【爸爸告状不赢】妈妈告爸爸的状,是百告百赢,而爸爸就没这么幸运啦!虽说爸爸的告状也是开玩笑,但足以可见爷爷的幽默感以及对妈妈的偏心。分享两段小对话:

对话一:

爸爸:Dad, your daughter is out with friends and told me she’s not home for dinner. How can I eat if she doesn’t cook?(爸爸,你女儿和朋友出去玩了,告诉我不回来吃晚餐,她不做饭我吃什么?)
爷爷:Son, you know where the Ramen noodles are and you know how to make hot water.(儿子,你知道快餐面在哪,你也知道怎么烧开水。)

对话二:

爸爸:Dad, your daughter has the car and told me she’s not coming to pick me up from work. How can I get home?(爸爸,你女儿开着车出去了,说不来接我下班,没车我怎么回家?)
爷爷:Son, I believe you’re intelligent. Haven’t you heard of a bus? And also you know how to walk home.(儿子,我相信你是聪明的,难道没有听说过公共汽车?你也应该知道怎么步行回家。)

【照片不翼而飞】这是爸爸与妈妈2007年蜜月之旅时的小插曲(“感恩节之际忆7年前的蜜月之旅”),到爷爷奶奶家小住2-3天,刚进家门的爸爸,顿时就傻了眼。客厅里自己的照片都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全是妈妈的照片,唯一一张有爸爸的照片,还是与妈妈一起的结婚照,爸爸问是为什么,爷爷奶奶的回答很简单,结婚了儿子就不再重要了,“女儿”才是更重要之人。

【临时安排度假】记得2009年春天,爸爸准备陪妈妈回中国探亲,但由于种种原因此次国际旅行被迫取消,爸爸正忙着筹划去加州的别处度假,而此时的妈妈则与爷爷奶奶联系上了,问“回家”度假是否可行,问爷爷能否请假陪我们,答案都是肯定的,一切安排妥当,妈妈给爸爸打电话,说已经想好去哪里度假了,第六感觉告诉爸爸是“回家”,于是便左右托辞,说爷爷要上班无法陪,又说这样回去有点太突然…反正就是一堆不想回家的借口,妈妈只告诉了爸爸一句话,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就订机票吧,爸爸才算是无可奈何地违命不如从命。

【回家待遇之别】2011年买房的压力与焦虑暂告一段落,妈妈想去度假,但无奈爸爸没有假期,于是妈妈又想到了“回家”,而且这次还是自己“回家”,单独与爷爷奶奶相处了半个月。“回家”本身并非爸爸的嫉妒之处,爸爸嫉妒的是,如果自己回家,那么就是每天无所事事地睡懒觉、看电视,爷爷奶奶根本不会为爸爸安排任何的活动;而妈妈“回家”,爷爷奶奶还为其安排了小小的旅行,不但去攀爬了刚开发的岩洞,而且还去参观了美国最大的海洋馆。

【礼物多寡差异】这一点就不必说了,每年圣诞节爷爷奶奶都会寄来礼物,一定会是大大的一箱,其中妈妈的礼物占了90%,爸爸的礼物只占箱子的一个小角;而生日礼物呢,妈妈是11号的生日,爸爸随后是12号,每年妈妈一定会收到一份礼物(不论大小),但第二天就是爸爸的生日,如果能收到爷爷奶奶的短信祝福,爸爸就已经很满足了,很多次,爷爷奶奶都会说“Sorry, we forget.”(对不起,我们忘了),爸爸顿时无奈加无语,与妈妈一前一后的生日,居然会被忘了?

妈妈最后语:写到这里,妈妈希望大家不要羡慕、更不要嫉妒,虽说婆媳关系历来都是件棘手之事,但文化背景不同而造就了婚姻关系以及大家庭生活模式的不同;当然,每种关系都是双向的,这么融洽的婆媳关系,也不乏妈妈的努力,随后妈妈将再开一博,详细与大家分享中国妈妈融入美国大家庭的妙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