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美国爸爸难以理解的中国式婚姻

(2015-12-14 23:11:31)
标签:

育儿

美国爸爸

婚姻家庭

中国婚姻

家庭观念

分类: 美国生活点滴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妈妈先来简单聊一下吧!一位中国朋友,也是嫁了美国的老公,就在年初之时,为了各自的事业开始了两地分居,为了孩子做起了周末夫妻。同为中国人的妈妈,并没有觉得这事有什么蹊跷,在中国,不是很多夫妻为了各自的事业,选择这样的生活吗?而爸爸则一口咬定: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妈妈听闻此言,直骂爸爸乌鸦嘴、别乱说,而爸爸则固执己见地坚持道“咱们等着看”。

令美国爸爸难以理解的中国式婚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果不其然,前两天朋友打来求助电话,说自己正与老公协议离婚,问妈妈是否有熟识的律师可以介绍。至于选择离婚的前因后果,妈妈在这里省略几千字,真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晚上睡觉前,妈妈与爸爸再次聊起此事,结婚8年,爸爸终于道出了作为美国老公的心声,也说出了美国人眼中种种难以理解的中国式婚姻;恕妈妈直言,在美国爸爸眼中,很多的中国式婚姻,已经与最单纯的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两地分居】在妈妈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夫妻为了各自的事业而两地分居;还有美其名曰“为了孩子能够有了美好的未来”,而选择两地分居的爸爸妈妈。妈妈在中国之时,也见怪不怪,毕竟自己不是妻子,更不是妈妈,但如今来了美国,尤其是和美国爸爸生活了8年之久,这样的分居就感觉不是那么个滋味;而且在美国爸爸眼中呢,孩子美好的未来是什么?是爸爸妈妈长期不在一起?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还是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

【父母同住】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家中都会有老人同住,也可谓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吧!老人平日在家可以帮忙做饭买菜、整理家务,有孩子了,还可以帮忙照顾孩子;而夫妻俩呢,也方便照顾老人吧!但在美国爸爸眼中,成家立业了、娶妻生子了,那么就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家重于大家,我们也是需要隐私与自由的,老人们请不要来干涉;而且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经营模式,老人们的指手画脚,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好言相劝”,更是美国爸爸所不能接受的。

【长辈帮忙】妈妈这里所谓的“长辈帮忙”,分两方面吧,一方面是父母出资为子女营建小家庭,买房买车不说,很多时候在生活方面也给予相关的资助;另一方面则是,孙辈出生了,老人又承担起照顾孩子的义务。而美国爸爸的观点则认为,婚姻是以爱为基础的,与金钱没有关系,穷婚富婚都是婚,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罢了;而孩子呢,如果夫妻俩有能力生,就有能力养,就有能力照顾,为什么需要长辈的帮忙呢?而且爸爸妈妈自己育儿更随心所欲。

【先房后婚】在中国,多少的婚姻因为房子而破产、而搁浅,先买房再结婚,恐怕是很多中国人的心声;而在流动性非常大的美国,多少夫妻一辈子都是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并且美国爸爸认为 ,婚姻的关键不是有没有房子、房子在哪里,而是有没有这份爱、爱在哪里、心在哪里。因此在美国爸爸眼中,因为房子而建立的婚姻,本来基础就是不牢固的,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

【官富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有钱有权,是很多中国妹妹们的梦想,即使其它方面的条件差一些(长相、身高或年龄),妹妹们也在所不惜,认为嫁了这样的男人就是攀了高枝,她们从此便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这样的一份生活,她们可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全无爱情可言。每每看到这样的信息或新闻,美国爸爸都会发问:1.她嫁的人是?还是钱?2.在婚姻中,金钱和地位,真的就这么重要吗?虽说在美国光鲜的家庭背景也会为男人增色不少,但很多的时候,子女都是需要自己奋斗的。

【结婚目的】妈妈的一位好朋友,与男友并不相爱,而且俩人的性格还很不合,但最终还是走进了结婚的殿堂,爸爸问为什么,妈妈说年龄大了,该结婚了,所以就结婚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例子,如意外怀孕了、相处时间久了、对方家境不错、为了未来孩子的户口及入学等等。当然,这里就充分体现了国情与文化的差异,在美国爸爸眼中,结婚的目的是“爱”,为了实现其它目的而结合的婚姻,牢固吗?有必要吗?可能长久吗?

【苦守婚姻】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而维持着现在不幸福的婚姻;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而维持着现状。妈妈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屡见不鲜了,而在美国爸爸眼中,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是绝不会勉强自己、委曲求全的。父母年纪大了,为何不多陪陪他们?孩子生活在没有快乐、闷闷不乐的家庭中,又是何必?“为了孩子”一说又从何而来?

妈妈最后语:每一段婚姻都是各有特色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妈妈这里只是分享爸爸的观点,以及爷爷教会爸爸的婚姻之道。不同的家庭观念造就了不同的婚姻观念,至于“美国爸爸与众不同的家庭观念”,也许也是令很多中国爸爸所费解的,毕竟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