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放慢脚步跟随孩子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妈妈一直是个追求效率与速度的急性子,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越快越好地完成,心里才踏实;有了既定的目标,不达目标一定不罢休。有了明明,又有了亮亮,这种风风火火的性格还是没有变,而且每日的生活真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容不得浪费一分一秒。
【吃饭磨洋工】自己吃饭,或用手抓着吃,或用勺子吃,这可谓是弟弟出生后,哥哥最大的进步之一,妈妈本应该是非常开心的,但…小朋友自己吃饭,真的是在磨洋工啊!同样的一碗饭,如果爸爸或妈妈喂,5分钟可以吃完,但明明自己吃,还是在不断催促的情况下,没有20分钟解决不了,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而且还会东张张西望望地不专心。刚开始妈妈为此也挺窝火的,但后来一想,小朋友也是在学习中,慢慢来吧!小心翼翼也是为了不洒落太多的饭粒;而且呢,每一种技能的掌握,都是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于是,爸爸妈妈唯一能做的则是,自己吃完饭了,还耐心地坐在餐桌前等着明明。
【途中看虫子】妈妈带着两个小朋友去公园玩,途中明明发现几只正在路上缓慢爬行的西瓜虫(对不起,西瓜虫的学名叫什么,妈妈还真不知道),于是小朋友便来了兴趣,趴在地上各种姿势地观察,而且还不停地说着“大西瓜虫”、“小西瓜虫”......为了满足明明的好奇心,妈妈和弟弟也停下来陪着哥哥看,在烈日炎炎下,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啊!这每天外出一小时的时间,在这里就耽误了一半,但想想出门就是为小朋友开阔视野的,这观察西瓜虫,本身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嘛,因此,妈妈跟着明明的步伐慢慢来。
【散步无目标】每天带着两个小朋友出门,都会由明明决定去哪个公园,这天的既定计划是去小区另一头的公园玩滑梯,但出于小朋友【途中看虫子】耽误了半个多小时,而且又快到弟弟的母乳时间了,妈妈心里有点着急地想催促明明,但转念一想,带小朋友出门,不就是玩嘛,在哪玩不是玩,何必一定着急去所谓的目的地?有了这种想法,妈妈也慢下脚步来陪着明明一起边走边玩,以一个小朋友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耐心的等待】在“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两周岁”,小朋友开始很多事情都要求“明明自己来”,如穿鞋、刷牙等,但此时便是考验爸爸妈妈耐性的时候了,有时候要出门,明明一双鞋可以穿个10分钟,妈妈站在一旁着急得直想动手去帮,但又不想剥夺小朋友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那么妈妈就耐心地等吧,如果真的需要赶时间,那么我们以后早点出发就好。而这自己刷牙也是,晚上睡前的准备工作,一般来说,30分钟就可以结束(包括洗澡和看iPad的时间),但现在这单单一项“明明自己刷牙”的要求,就要耗去20分钟,爸爸需要的是耐心等待,跟着小朋友的节奏进行。
【说话要完整】很多时候,明明会伸手指着一件物品,然后说“要这个”,有时妈妈正忙着,真想伸手就把明明所谓的“这个”东西拿给小朋友,但为了鼓励其多说话,并且扩充其词汇量,妈妈此时一定要做个明知故问的“笨”妈妈,耐心等着小朋友将话说完。很多时候,妈妈知道明明是要什么,也知道明明是想说什么,并且非常清楚小朋友的意思,但妈妈不做聪明妈妈,宁可放慢自己的节奏,也一定要让明明自己把话说完整。
妈妈最后语:其实,从表面上说,是妈妈要慢下节奏来等等小朋友,但深一层的理解,也是对小朋友的一种尊重吧!在妈妈的众多朋友中,也有慢性子与急性子之分,更何况是一个时时处处都在学习的孩子?妈妈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则是,不要奢望明明赶上妈妈的步伐,而要慢下来去适应明明的节奏,也不要总是将“快点”或“没时间了”挂在嘴边,只有这样,我们母子俩才会达到一种完美的协调。
前一篇:弟弟体检而聊哥哥如厕、饮食及入园
后一篇:由外婆过世而聊远嫁海外的心酸无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