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情绪影响明明恶魔妈妈反思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近一周以来,明明一直不是个乖乖宝,不但事事不顺心,而且很多时候感觉好象还在跟妈妈唱反调。周五的早晨(1月9日),明明一改常态,变成一枚彻底叛逆的小恶魔;而妈妈也终究冲破忍耐的极限,冲明明发了一通火;只是,发火过后,妈妈也在深深地自责。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博文。
小恶魔的彻底叛逆:近一周来,感觉明明小朋友一直不是很顺心的样子,只是今天早晨突然爆发而己,而且是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时间妈妈真的是有点措手不及,先来个事情的简单回顾吧!
【拒绝妈妈】早晨明明醒了,妈妈进小朋友屋里准备帮其起床,但没想到,明明从小床上爬起来,二话不说,一个劲儿地将妈妈往门外推。妈妈当时想,明明可能还想自己玩一会儿(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于是也没多想,关上门就准备离开了,但没想,在屋里的明明开始大哭大叫。
【事事不顺】于是妈妈便再次进入明明的卧室,这次没有遭到拒绝,但以此便开始了今天早晨事事不顺的经历:不愿意换衣服,衣服脱了不愿意再穿上,不愿意换尿片,不愿意洗脸,不愿意下楼,不愿意喝牛奶,不愿意吃麦片,更不愿意吃早餐…反正就是一早晨,所有的事情都是不愿意做。
【捣乱妈妈】连哄带许诺地,总算是把一杯牛奶和一碗麦片解决了,也算是吃了早餐,于是妈妈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便自己开始吃早餐。平日里妈妈吃早餐的时候,都是明明自己玩或看书;但今天则不,哭哭啼啼地在妈妈身边缠来缠去,反正就是一个目的:捣乱妈妈,不让妈妈吃早餐,但具体想做什么,明明自己也不知道。
【耐心耗尽】从早晨起床到吃早餐,已经是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妈妈的好言相劝不但无济于事,而且明明还开始变本加厉,此时的妈妈已经耐心耗尽、忍无可忍了,按捺不住般地冲明明发了一通火。
【无视大哭】小朋友委屈地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还边大喊大叫,一时间妈妈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可是一反明明的常态啊。妈妈虽说发了火,但也没有碰其一下,更谈不上动手打明明;而且也确定明明没有任何不舒服或生病的迹象,于是便对小朋友的哭闹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也算是计时隔离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吧(美国孩子计时隔离的“惩罚”方式)!
【开始变乖】明明见妈妈对其不理不睬,于是也开始变得乖起来,知道自己的这一招在妈妈这儿不管事儿。真别说,小朋友也是会见风使舵的,然后便乖乖地把自己拿出来的书一一放回书柜中去,而且还知道插着放进去。
【图书馆行】看着又变得乖巧的明明,此时的妈妈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带明明去图书馆参加活动(本来因为明明的无理取闹已经取消了),但这趟图书馆,看来是妈妈自作多情、又做错了一件事。一路都是很开心的明明,不知道为什么,进了活动室,老师发玩具之时,小朋友不但不要,而且不允许妈妈拿着,于是又开始大哭大叫起来。无奈之下,为了不影响别的小朋友以及图书馆中的其他人,妈妈只好强行将明明带走。
【车内哭闹】一路大哭大闹地走向停车的地方,不时还回头看看图书馆,想必明明心里还是想再次回去的,但因为小朋友一时间还平静不下来,而且活动也已经开始了,妈妈想想还是算了吧!于是明明在车里又开始了一通歇斯底里的哭喊,妈妈怎么也哄不住,最后无奈之举就是陪着小朋友坐在后面,拉着明明的手,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是静静地坐着,任其哭够闹够,咱们再开车回家。
【到家抱抱】到家了,估计明明哭得也累了,于是要求“妈妈抱抱”,好吧!即使小朋友已经开始妥协了,那么妈妈就将其抱起来吧!抱着明明在沙发坐了半个小时左右,小朋友渐渐地也平静下来了,继续变回了乖乖宝:妈妈做饭、明明自己玩;乖乖吃饭;然后上楼去午睡。
妈妈坏情绪的根源:其实,妈妈近一周来的情绪也不是很好,不知是因为产前综合症(但当时备产明明并没有这种现象),还是近来家中的事情太多,再就是亮亮的到来,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完、做好;总而言之一句话,感觉最近心情很是烦燥,而且压力很大。
【与奶奶习惯分歧】此分歧来源于上周末爷爷奶奶来看明明,在外面公园玩回来,进门时妈妈已经将晚餐准备好了(明明吃煎饺),小朋友不想洗手就想直接抓着吃,于是开始缠着奶奶哭闹,奶奶遂抱起明明,往餐桌边走,爸爸妈妈一直说“要先洗手”,奶奶冲妈妈来了句“I don’t care.”(我不管)本来对于明明哭闹已经很心烦的爸爸于是便对奶奶说了句“We care.”(我们管)明明便抓住这个机会又开始大发脾气,此时的爸爸妈妈真是无语,爷爷奶奶说是来帮忙,但这岂不是帮倒忙?进屋洗手,饭前洗手,是明明已经建立起来的好习惯,这奶奶来了,就要改变?别说妈妈,就是爸爸心里也一肚子怨气呢!(注: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还有很多习惯方面的分歧,就是连爸爸都忍受不了呢!)
【住院谁照顾明明】有了【与奶奶习惯分歧】这个导火索,这一周内,妈妈都一直处于心烦状态,本来妈妈住院生亮亮期间,爷爷奶奶可以在家照顾明明,但这样看来,谁也不放心啊!好吧,退一步讲,明明一直以来都还是很乖的,可以请爸爸将其带去医院,也可以请爸爸在家里照顾明明,但…妈妈住院期间,又由谁来照顾明明的饮食?明明总不能和爸爸一样每天以快餐打发吧?这是个最大的问题。妈妈也可以将明明送去玲阿姨的幼儿园,请玲阿姨帮忙照顾几天,但妈妈也实在不想麻烦本已经很忙碌的玲阿姨啊!
【千头万绪忙与乱】随着下个月预产期的临近,家中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象亮亮的家具还没有到货,到货后还要去店里取,取回来还要组装;亮亮的屋子还没有收拾和准备出来;亮亮的安全座椅还没有安装......虽说都不是什么很难、很大的事情,但这千头万绪的小事情,也够忙乱一阵子;再加之有个明明要照顾,真的感觉时间不够用啊!
【兄弟关系的担忧】作为妈妈,还有另一层担心,亮亮出生了,明明真的能够一下子就适应吗?这个适应的过程需要多久?至于兄弟关系方面,妈妈倒不是很担心亮亮,反正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主要是明明方面,妈妈真的不想因为亮亮的到来,而让明明心理受到任何的影响,尤其不能让明明有“弟弟取代了他”的错觉。这,也许就是作为妈妈的一番苦心吧!
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午餐后,明明乖乖地去午睡了,但妈妈我却一刻也没有休息,不断地在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觉得早晨自己对待明明小朋友的态度有点太过分;明明再不听话,也毕竟还是个两岁多一点的孩子啊,妈妈真的不应该以成人或大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小朋友。
【明明处于焦虑期】其实仔细想想,也是经由图书馆其他妈妈的提醒,随着妈妈预产期的到来,明明可能也正处于亮亮到来的焦虑期,担心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夺去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别以为小朋友不懂,其实他们心里什么都明白,只是还不能够说出来罢了。
【受妈妈情绪影响】明明的行为和举止,其实也是很受妈妈情绪的影响,这一点妈妈在孕初期的时候就有所觉察。如果某天早晨妈妈心情大好,明明也会是个乖乖宝;但如果妈妈情绪低落,那么明明也会别别扭扭。
【叛逆期典型特征】27个月的明明,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Terrible Two),万事都说“不”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心理极限,也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威”。较别的同龄小朋友而言,目前看来,明明的这个叛逆期,还是非常容易的。
【谁都有情绪低落】就算是心理再阳光的大人,谁也不敢保证没有阴雨天,更何况是个两岁多的孩子?因此,明明小朋友偶尔的情绪低落,妈妈也还是需要给予充分理解的。
【要多多理解明明】综合以上四点原因,妈妈现在真的感觉要多多地理解明明、尊重明明,虽说只有两岁多,但小朋友也是有情有感的啊!妈妈在伤心失落之时,都希望能够被人理解与同情,明明也是同样的啊!
【遇事自己先冷静】回到妈妈的话题,妈妈自我感觉是在图书馆之时的处事方式不够冷静,见明明就因为不要玩具而开始大哭大闹,妈妈真是怒气顿生,强行拉着明明就往图书馆外走。事后反思,在处理小朋友的坏脾气之时,妈妈自己一定要先冷静下来,然后才可能去应对明明。
【妈妈耐心要增强】妈妈一直以来是个耐心不足的人,但自认为有了明明以来,耐心已经增强了不少,通过今天以及这周的事情来看,妈妈的耐心还需要再增强一些啊!要不今后面对家中的明亮两位小男生,又该何去何从啊?
【一定要就事论事】今天妈妈冲明明发火,还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明明一哭一闹,就把妈妈心中所有的怒火都激起来了,往日的烦恼与压力顿时涌上心头,真有种旧帐新帐一起算的感觉,而且是不是和明明有关的帐都不公平地加在小朋友的头上。妈妈今后一定要就事论事,一定不要将明明今日的哭闹与昨日的不乖联系起来。
妈妈最后语:还好,周五风波过后就是周末了,爸爸休息在家陪明明、照顾明明,给妈妈一个缓冲的同时,也可以让妈妈趁机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其实想想,妈妈的烦恼与压力,都不是什么大事,车到山前必有路,妈妈真的不必太杞人忧天、未雨绸缪,而且也真的没必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说的不客气点,有时候妈妈真的是在自寻烦恼,于人于己都不利,不但自己情绪低落,而且还会为家人带来负面影响,明明变身小恶魔就是最好的证明。好吧,希望一切就这么过去了,明明也真心地原谅了妈妈,迎接全家的将是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自己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玩玩具,01.02.2015)
小恶魔的彻底叛逆:近一周来,感觉明明小朋友一直不是很顺心的样子,只是今天早晨突然爆发而己,而且是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时间妈妈真的是有点措手不及,先来个事情的简单回顾吧!
【拒绝妈妈】早晨明明醒了,妈妈进小朋友屋里准备帮其起床,但没想到,明明从小床上爬起来,二话不说,一个劲儿地将妈妈往门外推。妈妈当时想,明明可能还想自己玩一会儿(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于是也没多想,关上门就准备离开了,但没想,在屋里的明明开始大哭大叫。
【事事不顺】于是妈妈便再次进入明明的卧室,这次没有遭到拒绝,但以此便开始了今天早晨事事不顺的经历:不愿意换衣服,衣服脱了不愿意再穿上,不愿意换尿片,不愿意洗脸,不愿意下楼,不愿意喝牛奶,不愿意吃麦片,更不愿意吃早餐…反正就是一早晨,所有的事情都是不愿意做。
【捣乱妈妈】连哄带许诺地,总算是把一杯牛奶和一碗麦片解决了,也算是吃了早餐,于是妈妈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便自己开始吃早餐。平日里妈妈吃早餐的时候,都是明明自己玩或看书;但今天则不,哭哭啼啼地在妈妈身边缠来缠去,反正就是一个目的:捣乱妈妈,不让妈妈吃早餐,但具体想做什么,明明自己也不知道。
【耐心耗尽】从早晨起床到吃早餐,已经是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妈妈的好言相劝不但无济于事,而且明明还开始变本加厉,此时的妈妈已经耐心耗尽、忍无可忍了,按捺不住般地冲明明发了一通火。
【无视大哭】小朋友委屈地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还边大喊大叫,一时间妈妈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可是一反明明的常态啊。妈妈虽说发了火,但也没有碰其一下,更谈不上动手打明明;而且也确定明明没有任何不舒服或生病的迹象,于是便对小朋友的哭闹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也算是计时隔离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吧(美国孩子计时隔离的“惩罚”方式)!
【开始变乖】明明见妈妈对其不理不睬,于是也开始变得乖起来,知道自己的这一招在妈妈这儿不管事儿。真别说,小朋友也是会见风使舵的,然后便乖乖地把自己拿出来的书一一放回书柜中去,而且还知道插着放进去。

(将看完的书物归原处,01.09.2015)
【图书馆行】看着又变得乖巧的明明,此时的妈妈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带明明去图书馆参加活动(本来因为明明的无理取闹已经取消了),但这趟图书馆,看来是妈妈自作多情、又做错了一件事。一路都是很开心的明明,不知道为什么,进了活动室,老师发玩具之时,小朋友不但不要,而且不允许妈妈拿着,于是又开始大哭大叫起来。无奈之下,为了不影响别的小朋友以及图书馆中的其他人,妈妈只好强行将明明带走。
【车内哭闹】一路大哭大闹地走向停车的地方,不时还回头看看图书馆,想必明明心里还是想再次回去的,但因为小朋友一时间还平静不下来,而且活动也已经开始了,妈妈想想还是算了吧!于是明明在车里又开始了一通歇斯底里的哭喊,妈妈怎么也哄不住,最后无奈之举就是陪着小朋友坐在后面,拉着明明的手,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是静静地坐着,任其哭够闹够,咱们再开车回家。
【到家抱抱】到家了,估计明明哭得也累了,于是要求“妈妈抱抱”,好吧!即使小朋友已经开始妥协了,那么妈妈就将其抱起来吧!抱着明明在沙发坐了半个小时左右,小朋友渐渐地也平静下来了,继续变回了乖乖宝:妈妈做饭、明明自己玩;乖乖吃饭;然后上楼去午睡。

(妈妈抱抱看电视,01.07.2015)
妈妈坏情绪的根源:其实,妈妈近一周来的情绪也不是很好,不知是因为产前综合症(但当时备产明明并没有这种现象),还是近来家中的事情太多,再就是亮亮的到来,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完、做好;总而言之一句话,感觉最近心情很是烦燥,而且压力很大。
【与奶奶习惯分歧】此分歧来源于上周末爷爷奶奶来看明明,在外面公园玩回来,进门时妈妈已经将晚餐准备好了(明明吃煎饺),小朋友不想洗手就想直接抓着吃,于是开始缠着奶奶哭闹,奶奶遂抱起明明,往餐桌边走,爸爸妈妈一直说“要先洗手”,奶奶冲妈妈来了句“I don’t care.”(我不管)本来对于明明哭闹已经很心烦的爸爸于是便对奶奶说了句“We care.”(我们管)明明便抓住这个机会又开始大发脾气,此时的爸爸妈妈真是无语,爷爷奶奶说是来帮忙,但这岂不是帮倒忙?进屋洗手,饭前洗手,是明明已经建立起来的好习惯,这奶奶来了,就要改变?别说妈妈,就是爸爸心里也一肚子怨气呢!(注: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还有很多习惯方面的分歧,就是连爸爸都忍受不了呢!)
【住院谁照顾明明】有了【与奶奶习惯分歧】这个导火索,这一周内,妈妈都一直处于心烦状态,本来妈妈住院生亮亮期间,爷爷奶奶可以在家照顾明明,但这样看来,谁也不放心啊!好吧,退一步讲,明明一直以来都还是很乖的,可以请爸爸将其带去医院,也可以请爸爸在家里照顾明明,但…妈妈住院期间,又由谁来照顾明明的饮食?明明总不能和爸爸一样每天以快餐打发吧?这是个最大的问题。妈妈也可以将明明送去玲阿姨的幼儿园,请玲阿姨帮忙照顾几天,但妈妈也实在不想麻烦本已经很忙碌的玲阿姨啊!
【千头万绪忙与乱】随着下个月预产期的临近,家中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象亮亮的家具还没有到货,到货后还要去店里取,取回来还要组装;亮亮的屋子还没有收拾和准备出来;亮亮的安全座椅还没有安装......虽说都不是什么很难、很大的事情,但这千头万绪的小事情,也够忙乱一阵子;再加之有个明明要照顾,真的感觉时间不够用啊!
【兄弟关系的担忧】作为妈妈,还有另一层担心,亮亮出生了,明明真的能够一下子就适应吗?这个适应的过程需要多久?至于兄弟关系方面,妈妈倒不是很担心亮亮,反正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主要是明明方面,妈妈真的不想因为亮亮的到来,而让明明心理受到任何的影响,尤其不能让明明有“弟弟取代了他”的错觉。这,也许就是作为妈妈的一番苦心吧!
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午餐后,明明乖乖地去午睡了,但妈妈我却一刻也没有休息,不断地在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觉得早晨自己对待明明小朋友的态度有点太过分;明明再不听话,也毕竟还是个两岁多一点的孩子啊,妈妈真的不应该以成人或大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小朋友。
【明明处于焦虑期】其实仔细想想,也是经由图书馆其他妈妈的提醒,随着妈妈预产期的到来,明明可能也正处于亮亮到来的焦虑期,担心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夺去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别以为小朋友不懂,其实他们心里什么都明白,只是还不能够说出来罢了。
【受妈妈情绪影响】明明的行为和举止,其实也是很受妈妈情绪的影响,这一点妈妈在孕初期的时候就有所觉察。如果某天早晨妈妈心情大好,明明也会是个乖乖宝;但如果妈妈情绪低落,那么明明也会别别扭扭。
【叛逆期典型特征】27个月的明明,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Terrible Two),万事都说“不”是在试探爸爸妈妈的心理极限,也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威”。较别的同龄小朋友而言,目前看来,明明的这个叛逆期,还是非常容易的。
【谁都有情绪低落】就算是心理再阳光的大人,谁也不敢保证没有阴雨天,更何况是个两岁多的孩子?因此,明明小朋友偶尔的情绪低落,妈妈也还是需要给予充分理解的。
【要多多理解明明】综合以上四点原因,妈妈现在真的感觉要多多地理解明明、尊重明明,虽说只有两岁多,但小朋友也是有情有感的啊!妈妈在伤心失落之时,都希望能够被人理解与同情,明明也是同样的啊!
【遇事自己先冷静】回到妈妈的话题,妈妈自我感觉是在图书馆之时的处事方式不够冷静,见明明就因为不要玩具而开始大哭大闹,妈妈真是怒气顿生,强行拉着明明就往图书馆外走。事后反思,在处理小朋友的坏脾气之时,妈妈自己一定要先冷静下来,然后才可能去应对明明。
【妈妈耐心要增强】妈妈一直以来是个耐心不足的人,但自认为有了明明以来,耐心已经增强了不少,通过今天以及这周的事情来看,妈妈的耐心还需要再增强一些啊!要不今后面对家中的明亮两位小男生,又该何去何从啊?
【一定要就事论事】今天妈妈冲明明发火,还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明明一哭一闹,就把妈妈心中所有的怒火都激起来了,往日的烦恼与压力顿时涌上心头,真有种旧帐新帐一起算的感觉,而且是不是和明明有关的帐都不公平地加在小朋友的头上。妈妈今后一定要就事论事,一定不要将明明今日的哭闹与昨日的不乖联系起来。
妈妈最后语:还好,周五风波过后就是周末了,爸爸休息在家陪明明、照顾明明,给妈妈一个缓冲的同时,也可以让妈妈趁机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其实想想,妈妈的烦恼与压力,都不是什么大事,车到山前必有路,妈妈真的不必太杞人忧天、未雨绸缪,而且也真的没必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说的不客气点,有时候妈妈真的是在自寻烦恼,于人于己都不利,不但自己情绪低落,而且还会为家人带来负面影响,明明变身小恶魔就是最好的证明。好吧,希望一切就这么过去了,明明也真心地原谅了妈妈,迎接全家的将是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前一篇:33周孕检再谈超大胎宝和孕期血糖
后一篇:迎接亮亮,三人世界的最后一次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