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计时隔离惩罚方式美国孩子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在妈妈的记忆中,如果小朋友不听话或耍小脾气,再甚者违抗爸爸妈妈的指令,一般来说,都会是被批评一通或挨一顿打,这恐怕也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中国式教育传统吧?但在美国,这种方法不但不可取,而且很多时候,家长还会因此而被贯上“虐童”的罪名,情节严重的可能还会触犯相关法律。
http://s16/bmiddle/0022iDhdgy6NB4X09nEce&690
那么,美国的家长们以何种方式来管教孩子?而美国孩子为什么又是如此得听话与乖巧?一般来说,9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会采取Time-Out(计时隔离)的方法。在美国生活了七年之久的妈妈,对此“惩罚”方式也早有所闻,但在明明两周岁体检(“满意而归且收获颇丰的两周岁体检”)医生给的资料中,对此“惩罚”方式才算是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让孩子冷静而非惩罚】Time-Out(计时隔离),看似是孤立孩子、站墙角的一种惩罚方式,但实际上Time-Out的真含义并不是惩罚,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让正在顽皮或耍脾气的小朋友冷静一下,这也是为什么妈妈标题中的“惩罚”一词加了双引号的原因。
http://s16/bmiddle/0022iDhdgy6NB4X09nEce&690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美国的家长们以何种方式来管教孩子?而美国孩子为什么又是如此得听话与乖巧?一般来说,9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会采取Time-Out(计时隔离)的方法。在美国生活了七年之久的妈妈,对此“惩罚”方式也早有所闻,但在明明两周岁体检(“满意而归且收获颇丰的两周岁体检”)医生给的资料中,对此“惩罚”方式才算是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让孩子冷静而非惩罚】Time-Out(计时隔离),看似是孤立孩子、站墙角的一种惩罚方式,但实际上Time-Out的真含义并不是惩罚,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让正在顽皮或耍脾气的小朋友冷静一下,这也是为什么妈妈标题中的“惩罚”一词加了双引号的原因。
【墙角的选择大有学问】计时隔离虽说不是惩罚,但也是让孩子站墙角的一种方式,这关于墙角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学问的,一定是要在一个安静无聊的角落(没有电视、没有音乐),而且又要在爸爸或妈妈的视线范围之内;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关黑屋,或将孩子置于一个陌生的角度,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和情绪,不但不利于他们冷静下来,而且对于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计时隔离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内心冷静和平静下来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几岁的孩子就隔离几分钟。象明明小朋友现在满两周岁了,那么对其的隔离就最好不要超过两分钟,当然也不要短于一分钟,否则是起不到效果的。
【“罚站”前先提出警告】作为家长,在孩子“罚站”前一定要先对其提出警告,而且一定要告诉其为什么要“罚站”,比如说有一次明明哭哭闹闹地不想吃饭、只想玩,而且还不让爸爸吃饭,于是妈妈便告诉明明,“你自己不吃饭可以,但爸爸妈妈要吃饭,你如果再不让爸爸吃饭,妈妈就要罚站啦!”这是对于明明的一种警告,别说,不愿意“受罚”的小朋友还真听话,立马乖乖地自己一边玩去了。事先提出警告可以起到两个作用:1.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将是什么;2.也可以制止孩子行为的继续进行(如妈妈对明明提出的警告就制止了小朋友不让爸爸吃饭的行为)。
【结束隔离后再讲道理】如妈妈前文所说到计时隔离是一种【让孩子冷静而非惩罚】的方式,因此先冷静下来,下一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如果不给孩子先冷静下来的机会,这讲道理完全是白费功夫,他们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家长心态语气要平和】不管是“罚站”前还是“罚站”后,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平和,而不要对孩子大叫大嚷,因为家长的大叫大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让他们认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末倒置地认为计时隔离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计时隔离时间一到,即使孩子不认错,也应该结果;而且如果孩子表现好,主动认错,那么家长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口头表扬或肯定,毕竟这计时隔离也不是对孩子的惩罚嘛!
【频繁使用效果并不佳】有的家长认为,计时隔离的效果如此之好,那么孩子犯错误或不听话,就可以采取此方法,那您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种“惩罚”方式,如果对孩子频繁使用的话,都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而且有些孩子甚至还会有如此想法,“不就是Time-Out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频繁使用的效果并不好,家长一定要视情况而定地采取计时隔离,让孩子真正明白和理解自己犯了错误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坚持同一人开始结束】有的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正在气头上呢,孩子罚站,我不愿意理他,时间到了让爸爸去结束,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此用“一人做事一人当”应该不为过,如果是妈妈开始的计时隔离,那么一定要妈妈告诉孩子“时间到了,计时隔离结束了”,而不是中途换人,请爸爸来善后。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坚持同一人开始、同一人结束、中途不要换人。
妈妈最后语:也许很多朋友并不赞同妈妈的这种“惩罚”方式,但育儿路上,没有对与错之分,只要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对于26个月的明明来说,Time-Out是目前对其最行之有效的“惩罚”方式,而且又是合理合法的,并且医生也是持“支持”与“赞同”态度的,为偿不是“惩罚”和管束明明小朋友的一个好手段?
【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计时隔离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内心冷静和平静下来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一般来说,几岁的孩子就隔离几分钟。象明明小朋友现在满两周岁了,那么对其的隔离就最好不要超过两分钟,当然也不要短于一分钟,否则是起不到效果的。
【“罚站”前先提出警告】作为家长,在孩子“罚站”前一定要先对其提出警告,而且一定要告诉其为什么要“罚站”,比如说有一次明明哭哭闹闹地不想吃饭、只想玩,而且还不让爸爸吃饭,于是妈妈便告诉明明,“你自己不吃饭可以,但爸爸妈妈要吃饭,你如果再不让爸爸吃饭,妈妈就要罚站啦!”这是对于明明的一种警告,别说,不愿意“受罚”的小朋友还真听话,立马乖乖地自己一边玩去了。事先提出警告可以起到两个作用:1.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将是什么;2.也可以制止孩子行为的继续进行(如妈妈对明明提出的警告就制止了小朋友不让爸爸吃饭的行为)。
【结束隔离后再讲道理】如妈妈前文所说到计时隔离是一种【让孩子冷静而非惩罚】的方式,因此先冷静下来,下一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对其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如果不给孩子先冷静下来的机会,这讲道理完全是白费功夫,他们是根本听不进去的。
【家长心态语气要平和】不管是“罚站”前还是“罚站”后,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平和,而不要对孩子大叫大嚷,因为家长的大叫大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让他们认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末倒置地认为计时隔离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计时隔离时间一到,即使孩子不认错,也应该结果;而且如果孩子表现好,主动认错,那么家长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口头表扬或肯定,毕竟这计时隔离也不是对孩子的惩罚嘛!
【频繁使用效果并不佳】有的家长认为,计时隔离的效果如此之好,那么孩子犯错误或不听话,就可以采取此方法,那您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种“惩罚”方式,如果对孩子频繁使用的话,都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习以为常的感觉,而且有些孩子甚至还会有如此想法,“不就是Time-Out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频繁使用的效果并不好,家长一定要视情况而定地采取计时隔离,让孩子真正明白和理解自己犯了错误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坚持同一人开始结束】有的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正在气头上呢,孩子罚站,我不愿意理他,时间到了让爸爸去结束,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此用“一人做事一人当”应该不为过,如果是妈妈开始的计时隔离,那么一定要妈妈告诉孩子“时间到了,计时隔离结束了”,而不是中途换人,请爸爸来善后。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坚持同一人开始、同一人结束、中途不要换人。
妈妈最后语:也许很多朋友并不赞同妈妈的这种“惩罚”方式,但育儿路上,没有对与错之分,只要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对于26个月的明明来说,Time-Out是目前对其最行之有效的“惩罚”方式,而且又是合理合法的,并且医生也是持“支持”与“赞同”态度的,为偿不是“惩罚”和管束明明小朋友的一个好手段?
前一篇:中美孕期之10点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