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共读 |
分类: 早期亲子共读 |
明明小朋友还未满周岁之时,对于爸爸讲的书和妈妈讲的书,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区别,主要是中英文的区别吧!为了培养小朋友的中文能力,有些英文书,妈妈会翻译了讲给明明听,但对于聪明的明明来说,根本就是糊弄不过去,英文书就一定要用英文讲;而对于一些中文书,如果爸爸看图说话地用英文讲,明明也是不愿意的。

【看图识物】书的首页提到一些带去奶奶家的装备,妈妈趁机对明明来了个“看图识物”,而且令妈妈很很佩服的一点则是,对于当时仅满周岁的明明,小朋友真的可以将书中的实物与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结合起来。现实生活中,明明知道的“球球”、“书书”、“杯杯”,当妈妈翻到这一页书,小朋友就可以在书中指认出来;而且一些新的词汇,象“毯子”、“围嘴”、“睡衣”,妈妈教了明明,小朋友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




但...有这么一本叫做《Going to Grandma's
House》的书,可谓是中英文明明皆喜欢。爸爸直接照书读,明明会一心一意地听;而妈妈翻译成中文给明明讲,小朋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如此,明明从书中还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例如看图识物、见面拥抱、临别拜拜、分享食物等等。

【看图识物】书的首页提到一些带去奶奶家的装备,妈妈趁机对明明来了个“看图识物”,而且令妈妈很很佩服的一点则是,对于当时仅满周岁的明明,小朋友真的可以将书中的实物与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结合起来。现实生活中,明明知道的“球球”、“书书”、“杯杯”,当妈妈翻到这一页书,小朋友就可以在书中指认出来;而且一些新的词汇,象“毯子”、“围嘴”、“睡衣”,妈妈教了明明,小朋友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
【出门装备】也是由于此书,明明学到了,出门时一定要着自己的小水杯,而且不管出门多久,也不管明明玩什么,小朋友都是紧紧地一路抱着自己的小水杯,很多次,临出门之时,妈妈都忘记了,还是明明提醒妈妈“杯杯”呢!是啊,炎热的夏天,出门一定要保证小朋友喝足水啊!
【睡前换衣】关于睡衣,妈妈教明明的则是:睡觉前一定要换衣服,要不出门穿的衣服,脏脏得会把床单弄脏,这样睡觉就不舒服了。以此小朋友就牢记了睡前换衣,有时候妈妈偷懒,想着是反正也没有出门,就不用换衣服了,直接午睡吧,但小朋友还真不愿意呢,一定要妈妈给换了衣服才肯上床。

【见面抱抱】妈妈在给明明用中文讲此书的时候,会把书中的小男主人公说成是“明明”,比如说左图,妈妈会告诉明明,“明明见到奶奶了,好高兴哦,和奶奶抱抱”。以此妈妈也会教明明:我们见到认识的阿姨、叔叔或其他小朋友,明明也给他们抱抱,好吗?几次出门,在公园遇到明明认识的小朋友,刚开始妈妈都会提醒明明,“抱抱妹妹”、“抱抱弟弟”,现在的明明,已经做得很习惯了,见到认识的小朋友或大朋友,都会主动过去拉拉手、抱一抱,以示打招呼呢!
【公园玩球】妈妈给明明讲的是:明明到奶奶家了,奶奶带明明去公园玩球球,看明明和奶奶玩得多开心啊!以此小朋友真的结合场景来联想书中的内容,爸爸和明明在家里玩球,明明会说“球球,奶奶”;看到公园里有其他小朋友在玩球,明明也会说“球球,奶奶”。只是,明明还真没有在户外玩过球呢,看来妈妈一定要找一个可以让明明带出去玩的球,也让爸爸和明明在公园里玩上一玩。
【滑梯秋千】明明称“滑梯”为“梯梯”,而“秋千”则是“悠悠”,这两件东西,也是先从书中学来的,然后每次去公园,明明都会拉着妈妈的手,要求“梯梯”或“悠悠”呢!

【认识鸭鸭】妈妈在给明明讲故事的时候,总会说“奶奶带明明到湖边喂鸭鸭,数一数,一,二,三,一共三只鸭鸭”,妈妈在讲的过程也会配合着用手指,以此,明明认识了“鸭鸭”,而且还经常地,妈妈说“一,二”,明明会接“三”,虽然小朋友现在还不知道这一、二、三的真正意义,但至少明白了“三”是要接在“一”和“二”后面的。
【懂得分享】奶奶和明明一起吃小点心,于是妈妈告诉明明:有吃的或玩的,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哦!也是自周岁起,明明喝水,一定要妈妈一口他一口;而且吃小麦圈或小饼干之类的东西,第一口也一定是给妈妈的;而有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明明也会拿出他喜欢的玩具或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呢!
【兔兔弟弟】家里有两只可爱的猫猫,一直陪伴到明明周岁才不得己地送走了。自小爸爸妈妈对明明灌输的观点就是,猫猫也是家庭的一员,也教明明称两只猫猫为“哥哥”,而家中很多的毛绒玩具也都贯以适合明明的称谓,如“大龙弟弟”、“Mickey哥哥”、“Minnie姐姐”、“大熊哥哥”等等,于是,很小的时候,明明称这只可爱的兔兔为“弟弟”,现在语言能力增强了,开始说“兔兔弟弟”了。

【睡前故事】妈妈告诉明明:晚上要睡觉了,奶奶给明明讲故事,一直到明明睡着。随着明明年龄的增长,虽说我们没有床前讲故事的习惯,因为明明都是自己入睡;但现在的明明,会在爸爸学着另一本书中的语言说“wash
time for
Mingming”之时,要求爸爸坐在沙发上给其讲最后一个故事,故事讲完,明明自己把书放好,然后拉着爸爸的手上楼准备洗澡睡觉了。
【临别拜拜】也是通过此书,爸爸妈妈教明明:不管是明明离开别人还是其他人离开明明,明明一定要说“拜拜”,那样才是有礼貌的小朋友。言传不如身教,刚开始小朋友不明白这“拜拜”的意义,于是爸爸妈妈说给明明听、做给明明看,离开朋友家的时候说“拜拜”,朋友离开我们家的时候也说“拜拜”,几次之后,明明就明白了何时说“拜拜”,现在是明明在二楼,如果妈妈要去三楼,明明也要和妈妈说“拜拜”呢!
【赠送礼物】书的末页,明明离开奶奶家要去找妈妈了,最后把带来的礼物留给奶奶,于是妈妈趁机教明明:第一次去别的小朋友家,明明要一定要带件小礼物哦!妈妈也会时不时地教明明:明明你看,X阿姨第一次来咱们家看明明,所以给明明带了车车作礼物。现在的明明,很多时候第一次去小朋友家玩,妈妈都会说“明明,挑一件你的玩具,送给小朋友做礼物吧!”明明真的会挑一件他的玩具,一直拿到小朋友家,然后送给小朋友,同时明明也会收到小朋友交换的礼物一件,因此明明的玩具盒中,已经有很多是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的玩具呢!

妈妈最后语: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明明小朋友从中学到的东西也许有悖于本书的主旨与本意,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学到东西才是更重要的,这个年龄段不必考虑书的主题或旨意是什么。未来亲子共读之路还很漫长,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发掘一些这类中英文明明都喜欢的图书,毕竟爸爸和妈妈看同一本书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不同),同一本书由爸爸和妈妈从不同的角度讲给明明听,想必小朋友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下面来几张明明和爸爸在沙发上读书的随拍吧,看看这大朋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认真啊?小作说明一下,近来明明小朋友很喜欢指着每个汉字或英文单词,请爸爸或妈妈告诉他怎么读,而且很多时候,一些熟悉的字词,爸爸问明明,明明居然可以指认正确。以下这几张随拍,都是是爸爸指着封面上的标题,但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给明明听,小朋友也听得非常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