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阅读现身说法 |
分类: 早期亲子共读 |
经常读妈妈博客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明明是个喜欢读书、听故事的小朋友,而爸爸妈妈也是非常喜欢书的人,不夸张地说,明明家的读书气氛很浓呢!那么,是什么使大家都喜欢上书的呢?
关于爸爸:童年时的一本游戏故事书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从此便爱上了读故事书、读小说。
关于妈妈:非常感谢外公正确与耐心的引导,使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书,而且这喜欢是一发不可收拾。
关于明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之巨大,读书已经是小朋友生活的一部分,书是明明最好的玩具和朋友。
(妈妈在沙发上看书,明明自己坐在电视柜上看书)
对于外公的引导,妈妈是深受其益之人,因此对于明明小朋友的亲子阅读之路,妈妈也在按照外公他老人家的方法逐步引导,有些是正在进行时,而有些因为明明小朋友年龄尚小的缘故,目前还停留在将来时,妈妈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外公为妈妈建立的阅读之路。(注:此文中提到的“外公”是妈妈的外公,也就是明明的太外公,大家不要混淆了哈。)
【读故事而非讲故事】很多妈妈们在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担心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有限,听不懂故事情节,于是会将书面语以通俗的口语来讲,或者是加了自己很多的注解。但妈妈在给明明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加注解,而且还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并且在生活中与明明说话,也力求词汇丰富。不要低估了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对于初学语言的小朋友来说,学书面语与学口语是同样的,妈妈们不如一开始就让小朋友们接触正式的书面语,在读故事中丰富小朋友们的词汇量。
【讲求速度的快快读】妈妈在为明明读故事的时候,没有因为明明还是个小朋友而放慢语速,或者象其他很多妈妈一样指着文字、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将书翻到某一页,和明明一起看着,然后以正常的语速读给明明听,有些象绕口令或诗歌童谣之类的,妈妈还会特意快快地读。在快快读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小朋友的语感,而且更体现了诗歌或童谣的韵律,更关键的一点则是告诉小朋友-读书不是一字一句地慢慢读,而是要一目十行地快快读,以此为今后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早期读字优于读图】很多妈妈们认为小朋友年龄尚小,理解能力有限,于是最初接触书时,一般都是图书(妈妈此处的“图书”是指文少图多的童书),认为小朋友应该从“读图”开始,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读字”。妈妈则认为“读图”与“读字”是两种不同的读,文字是一种象形符合,是主动的读;而图像对于小朋友来说,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与吸引,有如看电视一样,是一种娱乐与消遣,对于小朋友今后的学习帮助不大。因此,妈妈在给明明读故事的时候,一般是以“读字”为主,图文并茂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
【阅读的目标在于读】记得妈妈还小的时候,每读完一本书,身边总会有阿姨或叔叔问妈妈“一本书读完了,你记住了多少?”其实妈妈当时就很反感这一点,阅读的目标在于读书本身,而不是记住多少。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性的阅读优于记忆性的阅读,记忆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小朋友们每读完一本书,妈妈总是要问记住了多少,这说明妈妈根本不理解阅读的意义,而且功利心太强,不但会打击小朋友阅读的兴趣,而且还可能使小朋友从此对阅读产生厌恶感。在今后明明的阅读方面,妈妈不会问小朋友读完记住多少,也不会去单方面地问故事情节,取而代之地,妈妈会和明明一起讨论故事情节,或是请明明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妈妈故事情节。
【阅读需要计谋诱惑】外公在引导妈妈读书方面,从来不会告诉妈妈“你该读书去了”,或质问妈妈“你今天看书了吗?”外公自己就很喜欢读书,也不断地在读书中充实着自己、学习着新东西,很多时候,会“忽悠”的外公为了让妈妈看书,经常会说“这件事我忘了,你去XX书帮我查一下”,其实外公并不真的是要妈妈帮忙查找什么信息,而是以此为诱饵让妈妈去看书,很多时候也是以此计谋而使妈妈喜欢上了本以为没兴趣的书。妈妈对明明,很多时候也采取此诱惑之道,有时明明一天都没有看书,在顺其自然、随明所愿之时,妈妈也会试着背一首明明喜欢的童谣,小朋友一听兴趣就来了,于是找出某本书,坐下来请妈妈读。妈妈的个人观点则是,越是直接要求小朋友“读书去”,越是会违背小朋友读书的意愿,很多时候是在滋生小朋友逆道而弛的作风。
【有用之书并非有益】记得妈妈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身边同学或朋友读得最多的就是作文选,简言之,家长们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总觉得学生时代最有用的书就是作文选或一切与学习课程有关的书籍,而妈妈的外公则不同,在紧张的高三年级,同学们都唯恐自己练习做得不够多、作文选读得不够多之时,外公在妈妈的要求下,居然从图书馆借来一摞又一摞的中外名著给妈妈读。在自己的同学挑灯夜读做习题、攻高考之时,妈妈则在“头悬梁、锥刺骨”地攻读世界名著。妈妈在此不去论外公当时的作风是否有失妥当,但妈妈想说的则是,当时被大家视为的无用之书,真的为妈妈的高考以及后来的写作助了一臂之力。书中自有黄金屋,并非有用之书才有益,博览群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面、丰富词汇量,而且还可以增强写作的语感以及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妈妈最后语: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在育儿路上没有一通百通的方法,亲子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虽说妈妈有着一套自认为很不错的方法引导明明,但目前还只是理论,付诸实践之时,想必还有很多的改动或调整,毕竟,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嘛!明明小朋友未来的阅读之路可谓是长路漫漫而修远兮,真心的希望妈妈这样的引导可以使明明真正爱上书、爱上阅读,并且和妈妈一样受益终身。
妈妈感觉这组明明自己读书的照片拍得比较有新意,主要是色彩的变化以及明明小朋友多变的表情,索性都放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啦!
前一篇:美国儿医排斥的婴儿把便和穿开档裤
后一篇:第二个儿童节,兵分两路的一日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