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2013-12-02 00:13:42)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转眼间,明明小朋友已经13个月有余了,小朋友除了各方面的本领都在渐长(语言,大动作,小动作以及其它各个方面),坏脾气也渐长不少,稍有不顺心就非哭即闹,要么就是大喊大叫。说不烦,那是假,有时哭喊得妈妈心里真是烦啊,尤其是在忙着做饭或手头有更重要的事情时,恨不得过去小屁股上打几巴掌,然后关小黑屋。嘿嘿,说得大家是不是心惊胆颤啊?其实妈妈没有那么狠啦!
烦归烦,但妈妈心里还是挺美的,毕竟,这是明明长大了的又一标志,小朋友开始耍小脾气,说明他们的思想日趋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想怎么做、不想怎么做。妈妈是最了解明明小朋友的人,所以对于明明的小脾气,真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妈妈还是有应对的方法滴。
(注:还是借与此主题无关的照片来博文配图吧,以下这组照片是早晨刚睡醒的明明小朋友)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了解发脾气的原因
明明自出生一直就是一个开心爱笑的小朋友, 所以一般很少闹脾气的,不过一旦有了坏脾气,那一定是有什么原因了。妈妈仔细想了想,能令小朋友发脾气的,也就以下几点原因吧:
渴了饿了:这好解决,喂呗!以前是抱过来喂母乳,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就喂饭;非吃饭的时候就喂点水果或酸奶。
累了困了:这也好办,让明明去睡觉呗!实在太累了而睡不着的话(宝宝和大人一样,如果太累了,不是睡得好,而是反而睡不着),那就开着车转个30分钟,回家放到床上,一定倒头就睡。
冷了热了:这方便,那就减衣服或加衣服呗!屋里实在太凉,咱开暖气;实在太热,咱开窗或开风扇,没有什么困难的。
身体不适:明明基本上没有生过病,只是在出牙的时候出现过不适,这时明明最需要妈妈的爱抚,所以妈妈也会什么都不做,抱着明明或陪着明明的。
不被了解:一般都是因为明明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怎么做,而自己的语言能力有限,不能被爸爸或妈妈准确地理解。当然这条里也包括有时明明想做什么事情,而爸爸妈妈不允许。
不被重视:这一般都是家里有客人的时候,爸爸妈妈陪客人在聊天,而忽略了明明,所以小朋友就不愿意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知道了明明发脾气的原因,那妈妈就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付方法吧!妈妈需要提前说一句的是,妈妈不是什么育儿专家,所以以下对付明明小朋友的办法,可能只适合明明小朋友,您可以借鉴,但并不一定会对您的宝宝也有效果。没有什么理论,妈妈以具体实例来分享对付明明小朋友的方法吧!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不被明明哭闹左右
想必很多爸爸妈妈都有相同的经历,宝宝一哭,真是不得了了,全家齐动员来哄宝宝。其实妈妈想说的是:
在明明还很小的时候,也会哭的,尤其是刚出生的那一个月里,但妈妈会先确定明明没有任何需求(饿、脏、冷),然后会着情处理,有时候会陪明明玩一下;但有时也会对明明置之不理,尤其是在妈妈有事情要做的时候。其实小宝宝哭一哭,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一来那是他们在锻炼肺活量,美国的一些医生还提倡适当地让小宝宝哭一哭呢;二来呢,小宝宝除了吃就是睡,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所以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法。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在明明大一些了,尤其是现在,有了自己的主见后,虽说大部分时间还是一个乖乖宝,但小臭脾气也不断,尤其是在想法不被满足的时候。妈妈有时候会哄一哄,有时候会置之不理,有时候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也会小纵容一下,而且有时候在明明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也会坐在地上看着小朋友哭。聪明的小朋友看自己的哭闹换不来妈妈的妥协(后面会详细讲到),也哭累了,就自己停止了哭闹,跑到妈妈身边来抱抱妈妈,然后妈妈说“好了,明明乖,不哭了,自己去玩吧”,然后小朋友又开心地自己玩去了。看,小朋友还知道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呢!
总之,爸爸妈妈对明明坚持的原则就是,不能因为明明哭了闹了,就什么都满足小朋友,这也是坏习惯和坏毛病的开始吧!坏习惯和坏毛病,在明明的成长过程中也是避免不了的,但有些可以扼杀在萌芽状态的,爸爸妈妈就一定要努力格杀勿论。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尝试转移其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也分两个方面吧,妈妈用以下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用不同的玩具转移其注意力。这一点很好理解,明明有时候想要爸爸妈妈的东西,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明很是喜欢妈妈的iPhone,但爸爸妈妈肯定是不会给小朋友的,一是担心被小朋友摔坏,二是不想这么早就让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所以每当明明闹着要妈妈手机的时候,爸爸或妈妈就会用其它明明喜欢的玩具来转移注意力,象他钟爱的小狗狗或图画书。
例二:用不同的方法转移其注意力。有时候用别的玩具或东西没有办法转移他注意力的时候,那么同一件事情,妈妈就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换一种说法。比如说明明很喜欢在妈妈开冰箱的时候,站在冰箱前玩,摸摸这、摸摸那的,其实要说危险或有什么大碍,也真没有,小朋友就是对冰箱里的LED灯感兴趣,但冰箱门总开着多费电啊!妈妈说了很多次,小朋友都不愿意离开,强行抱开,大哭一场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其实也有几次这样的经历。
然而事后一次偶尔的经历,完全改变了这种状态,还是妈妈开冰箱门,还是明明小朋友想站在冰箱前玩,但自己不小心把冰箱门关上了,委曲的小朋友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妈妈灵机一动,告诉明明,“谢谢!明明好乖乖哦!知道帮妈妈关冰箱门啦!”并伴着妈妈拍手给明明小朋友以鼓励,正准备大哭一声的明明小朋友,发现自己因为关上冰箱门而得到了妈妈的赞赏,也破涕为笑了。一场大哭大闹就这么化解了,也是从这次事件后,每次妈妈开冰箱拿东西的时候,明明都会跑过来帮妈妈关冰箱门,听到妈妈赞赏的话语,小朋友一副满足的神情跑开了,回去玩他自己的玩具了。也是缘于此,而有了妈妈在“惊喜连连的每一天(明明的小进步)”中提到的惊喜5。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先讲道理后摆事实
很多时候和小朋友讲不通道理呢,毕竟明明也就才13个月大嘛!目前的表现,爸爸妈妈已经是很满意了。道理讲不通的时候,那妈妈就要摆事实了。
以前,妈妈在喝热茶或爸爸在喝热咖啡的时候,明明小朋友一定要“喝喝”,而且不给就闹,闹到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找个相同的杯子倒些水进去,然后假装喝,明明再要“喝喝”的时候给小朋友一点。后来再有这种情况,妈妈就一直告诉明明“烫烫”,小朋友不理解,还是闹着要。妈妈于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咱道理讲不通,就来实践,妈妈想估计明明也不理解什么是“烫烫”,那就用相同的杯子,倒一些比较热的水(当然水温控制在不会伤着明明的范围内),然后先拿着明明的手摸摸热热的杯子,再喂明明喝,这样小朋友喝到比较热的水,就知道妈妈说“烫烫”的意思了,这样两次以后,明明看爸爸妈妈喝热饮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要过,除非是小朋友真的是渴了,还是会要“喝喝”或“水水”,但那已经不是想要爸爸或妈妈喝的东西了。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无意义的空洞恐吓
在明明小朋友哭闹的时候,妈妈从来不用会“再哭妈妈就不喜欢明明了”、“再哭妈妈就打啦”、“再闹妈妈就把你送走了”这类空洞而无意义的恐吓,妈妈觉得,这样的话语说多了也会对小朋友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妈妈对宝宝的爱是无条件、无原则的,为什么因为小小的哭闹而妈妈就不喜欢自己了呢?
但…妈妈也有类似的话语,尤其是妈妈既然说到,就一定会做到(稍后会有一篇博文详细聊一聊明明受的小惩罚)。有几次,明明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大闹而特闹,妈妈怎么哄也哄不好,真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妈妈在之前第2点“不被明明哭闹左右”中也提到,妈妈会对明明的哭闹置之不理,于是妈妈也会对明明说,“妈妈已经哄你这么久了,如果你还是继续哭的话,妈妈就走了哦!”
明明不但没有停止哭闹,反而变本加厉,还把手里的玩具甩得远远的。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说到做到,转身离开了,去了别的屋,任由小朋友坐在地上耍无赖。妈妈离开也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一下,要不耐性耗尽的妈妈可能也会对小朋友发一通脾气。妈妈在屋里拿了本书翻看,也就是刚坐下两分钟吧,明明小朋友停止了哭闹,走来找妈妈求和了。而且最逗的是,明明走到门口,先不进屋,而是试探地伸着头看屋里的妈妈,见妈妈没有理他,又把身子探得更近一些,就等着妈妈先说话了。妈妈对明明说,“好了,明明,咱不闹了,来妈妈抱抱”,然后明明就奔向了妈妈的怀抱,一切都和解啦!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爸爸妈妈以身作则
妈妈觉得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吧,因为明明小朋友现在正是有样学样的时候,学谁的样呢?小朋友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所以爸爸妈妈如果经常在明明小朋友面前发脾气或吵架的话,那么给小朋友的信号就是,凡事都是或都要通过吵架或发脾气来解决,这样爸爸妈妈再教小朋友不要发脾气、有话好好说的时候,还有什么意义吗?
爸爸还好,只是妈妈有时会对爸爸发发小脾气的,意思识到了这点以后,妈妈也在努力做着不要对爸爸发脾气,再不顺心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好言好语来解决的,一定不要把这个坏毛病带给明明小朋友。
还有就是,在明明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可以采取冷处理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一定不要对小朋友发脾气或大吼大叫。孰不知,妈妈的发脾气或大吼大叫,无形中就是在助长小朋友们哭闹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
理性对待明明小朋友的坏脾气适当纵容没有坏处
再乖的宝宝也有不明事理的时候,明明也不例外,象有些东西,肯定是不可以玩的,但小朋友出于好奇,也想拿来玩一玩,就以简单的喂饭为例吧!
明明看妈妈用勺子喂他,也想要一把勺子,拿着玩,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喂自己;但明明见妈妈用筷子喂或爸爸妈妈用筷子吃饭时,也想要筷子。筷子本不应该给明明的,但因为爸爸妈妈要吃饭,而明明又在一边闹,爸爸妈妈真的做不到孩子在旁边闹、而大人还是自顾自在吃饭,那样家里真的是会乱成一锅粥的。
好吧,那妈妈就纵容一下吧,给支筷子,这样明明可以开心地玩、爸爸妈妈又可以安心吃饭啦!不过,原则是,筷子只可以在餐椅里玩(相对安全一些),一旦明明下地了,不管怎么闹,那筷子是绝对要收回的,勺子也是不可以玩的。至于为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妈妈在这里也就不多罗嗦了。
妈妈最后说一句:闹闹小脾气,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小进步。话说,大人还有心情不好,想发脾气的时候呢,更何况一下自控力还有待完善的孩子呢?所以爸爸妈妈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也会对明明小朋友纵容一把,了解发脾气不同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